陇原山乡新画卷|静宁:山毛桃“逆袭”记 小核果编织共富路

在静宁县界石铺镇的退耕还林区,昔日无人问津的山毛桃,如今成了当地妇女手中的“金豆豆”。一颗颗坚硬的山毛桃核,经一双双巧手打磨、编织,化身为精致的养生枕头、舒适的汽车坐垫、富有文化创意的挂件,不仅走出大山,更“编织”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落地,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但林区大量山毛桃资源长期未被有效利用,果实落地腐烂,造成资源浪费。转机始于界石铺“美界”致富车间的建立与创新探索。当地人敏锐捕捉到山毛桃核硬度高、纹理自然、透气性好的特质,决心将其“变废为宝”。他们成功研发山毛桃核系列手工艺品,还注册专属商标,实现从原始资源到品牌商品的跃升。这一转变,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山毛桃价值的传统认知,让昔日无人问津的“山林废弃物”,成为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绿色宝藏”。

“静宁县界石铺镇‘美界’致富车间依托本地丰富的山毛桃资源与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盘活资源、创意设计、巧手编织,开发出山毛桃枕头、汽车坐垫、文创挂件等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工艺品体系。”静宁县界石铺镇妇联专职副主席卢敏介绍,车间已吸纳280名陪读母亲及留守低收入妇女就业,务工妇女人均月收入1000余元,累计兑付工资40余万元,为村集体创收12万元。
针对当地大量陪读母亲和留守妇女需兼顾家庭与增收的现实困境,“美界”致富车间创新采用“集中生产+分散加工”模式,让无法离开家的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农闲时,大家集中到车间交流技艺、批量生产;农忙时,可将原料带回家灵活加工,实现务工、务农、顾家三不误。
“离家近,农闲时来这儿挣点钱补贴家用,农忙时在家干活。我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不方便,在这里时间灵活,特别合适。”车间工作人员张瑜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说道。
小小的山毛桃,串联起生态保护与乡村增收的双赢之路。它不仅让闲置山毛桃变废为宝,更探索出“生态资源产业化、产业发展民生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从漫山遍野的野生山毛桃,到走向市场的特色手工艺品;从留守妇女的“闲不住”,到乡村振兴的“动力足”,“美界”致富车间正用一针一线,编织出和美乡村的幸福图景。
通讯员 魏娜 戴雨 图/文
- 2025-11-20陇原山乡新画卷·陇拍客丨临泽:智能数字化生产为红枣深加工添双翼
- 2025-11-20陇原山乡新画卷·陇拍客丨岷县:药材丰收遍地金 洮河两岸晒药忙
- 2025-11-19【陇原山乡新画卷】上兰山到橘猫家做客 兰州人也有自己的童话小镇
- 2025-11-19陇原山乡新画卷|漳县:小小“黄金草”撑起乡村“共富梦”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