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智改数转网联”激活新动能——甘肃以产业升级绘就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11-20 08:59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燕春丽

  走进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焊接机器人正精准灵巧地挥舞着机械臂,自动化焊接设备上火花四溅。这火热的生产场景,正是甘肃工业经济加速奔跑、质效双升的生动缩影。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强,则经济强。

  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甘肃工业底蕴深厚,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基础扎实。从“一五”时期国家工业布局重镇,到如今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陇原大地已形成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为主,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甘肃规上工业增长9.6%,高出全国3.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连续26个月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工信系统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产业韧性持续提升。全省累计培育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51家,实施重点产业链项目151项,总投资2670亿元。

  ——集群发展实现突破。全省锚定核心产业,着力构建集群梯度培育体系,今年1月至8月,2个国家级、11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产值5106亿元,同比增长15%,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9.4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7%,成为工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创新活力加速迸发。全省持续实施传统行业“六转升级”行动,制定《加力支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的若干措施》,政策叠加补贴比例最高达到25%。累计培育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主体695户,培育中试基地和应用验证平台80个,“工链智创”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上线运行。通过开展“揭榜挂帅”,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

  ——企业培育持续提速。全省秉持抓大育小、优质服务理念,优化营商环境,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354户、创新型企业2427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000户,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数字赋能成效显著。全省做精做强集成电路封测、新能源电池2个百亿级优势产业,培育算力、信创、软件3个百亿级新兴产业。力争2025年数字产业收入突破130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200亿元,为工业转型注入数字动能。

  深化国企改革是甘肃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核心密码。在这一核心路径指引下,甘肃省属企业主动作为、先行先试,以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延伸、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交出了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国企答卷”。

  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智慧高速”综合管理云平台,已接入两徽、敦当、彭大等十余条1100多公里的运营公路,数智技术全面覆盖设计、建设、养护、运营全产业链。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焊接数字化车间、核能装备焊接数字化平台建设,成功实现人工减少50%、产能提高15%、交付时间缩短30%、生产成本降低13%,现场数据采集与焊接质量追溯实现“双百覆盖”。近3年实施“三化”改造项目160多项,建成3个智能工厂、9个数字化车间。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8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产品提升项目,串联起原料、冶炼、镍钴盐类、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废旧电池回收的绿色循环链,奠定了全产业链闭环基础。

  …………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也为产业升级注入核心动能。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超薄纯镍箔材、羰基镍产品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成1.5吨高纯铼条、50吨高纯碲生产线,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攻克超高温熔岩用紧凑型波纹板换热器等技术难题……一系列技术突破为甘肃工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从设备更新到数字转型,从集群培育到技术攻坚,甘肃老工业基地正以“智改数转网联”为突破口,在陇原大地书写着传统工业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跨越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