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以全域科技创新提升城市能级
原标题:我市以全域科技创新提升城市能级
中国甘肃网11月20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本报记者 华静)近年来,兰州市全面推进强科技行动,以科技创新为牵引重塑产业体系、优化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从重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到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再到创新企业集群与高层次人才加速汇聚,强科技已成为兰州市实施强省会行动最鲜明的底色和最有力的引擎。
创新体系加速成型 持续释放改革效能
市科技局紧扣强省会行动部署,系统推进“161”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持续构建覆盖目标、任务、政策、责任、评价的推进体系。通过与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12个市直部门与兰州大学签署“1+N”合作协议,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格局加速成形。
过去一年,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82.61%,在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创新能力跃升至第43位,反映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质性提升;在创新生态建设方面,兰州市积极推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品牌活动为载体,建成市级科普基地210家,不断夯实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
平台能级持续提升 构筑区域发展新高地
重大创新平台是汇聚资源的“强磁场”,兰州市正加速迈入快车道。兰白两区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速迭代发展,26个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中国生物西北医美产业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西北创新基地启动建设。加速器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高端装备特种润滑与密封材料研发测试平台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获批,更是将兰州的战略位势提升到新高度。
依托黄河百里科创大走廊建设,智汇科技创新园等20个创新平台陆续建成投运,形成面向全国、服务西北的科技成果策源地。目前,这里已集聚企业与服务机构235家,累计实施研发项目59项、成果转化项目81项、中试熟化项目33项,创新链与产业链在此加速融合。
平台集聚的效应直接反映在兰白两区发展极核的增强上:2024年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续8年领跑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兰州高新区在178个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53位,并连续两年跻身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50强。
聚焦产业需求 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科技创新最终要服务于产业发展。围绕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打造“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兰州市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4年,组织市级科技项目1100余项,实施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揭榜挂帅项目,创新资源配置更加精准高效,目标直指关键核心技术。
金川科技园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其研发的高电压单晶正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泛应用,实现了对日韩企业在高镍三元材料领域的技术超越。该材料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等优势,已被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采用。“第一代产品我们花了三年,迭代周期现在已缩短到1.5年。”技术负责人秦锦介绍,这背后是超过50人的研发团队形成的创新文化与工程师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该项技术的核心工艺已成功应用于本地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形成了技术突破、反哺本地、集群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城乡绿色转型一线,兰州新融环境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创新技术同样熠熠生辉。据该公司董事长郭伟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站多能”半地下式干湿双进料厌氧发酵技术,成功破解了北方冬季有机废弃物处理难、运行成本高的行业痛点,入选多项国家级绿色技术目录。在皋兰县的成功应用中,该项目年处理废弃物17万吨,降碳4.08万吨,并为财政节支约200万元,其生产的清洁燃气与优质沼肥更反哺农业与民生,生动展现了兰州市科技企业以创新驱动循环发展、扎实筑牢生态基石的实践力量。
与此同时,兰州市在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国产重离子治癌设备打破国际垄断,高温气冷堆核石墨、锂电铜箔等技术达行业领先水平,“中百1号”百合品种获得国家新品种权,多项装备与材料实现产业化。一批“兰州智造”的成果正打破垄断、走向领先。
人才与生态协同提升 创新活力竞相涌流
企业是创新主体,人才是第一资源。兰州积极实施“三高”企业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90家,全年新增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38家。为激活企业活力,122名“科技专员”深入企业一线,为创新发展提供“店小二式”服务;“企业创新积分制”“科技再贷款推荐机制”等政策持续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让研发投入更有动力。
人才政策的迭代升级,“人才新政2.0版”推出58条靶向举措,兰州市的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并结出硕果:赵红卫等3人获“何梁何利奖”,兰石化首席专家高雄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海学团队获高端人才支持奖励200万元,不断优化的生态,正稳固形成人才引领创新的蓬勃局面。
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兰州市实施成果转化“百千万”行动,运行168家孵化载体,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技术经纪人数量达到1001名。举办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等系列活动21场,创新链向产业链的转化效率进一步提升。展望未来,如何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对青年科技人才持久稳定的吸引力,让更多“千里马”在兰州扎根创业,将是创新兰州保持长久活力的关键。
从优化创新体系到提升平台能级,从突破技术瓶颈到激发主体动能,兰州市正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整个城市的能级跃迁。这条创新驱动之路,注定是强省会行动中最坚实、最可持续的征途。一幅科技强、产业优、生态好的现代化城市图景,已在黄河之滨徐徐展开。
- 2025-11-19筑牢安全屏障 集聚绿色动能 厚植生态底蕴 兰州市城关区在生态惠民中释放发展活力
- 2025-11-19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北街社区 冬日送暖护航银龄康乐
- 2025-11-19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守好市政工程“工匠温度” 写好桥梁养护“安全答卷”
- 2025-11-19兰州新区2025年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停止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