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临泽:小杂粮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2025-11-17 16:54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以前种的小麦要么自己吃,要么低价卖给贩子,现在驿站上门收购,价格比以前高不少,10亩地的小麦很快就卖完了,再也不用愁销路!”近日,临泽县蓼泉镇种植户王超看着手机里的收款通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截至目前,蓼泉镇“一粒粟”杂粮驿站已完成加工面粉12000斤,实现销售绿豆12吨、豆浆粉500单、豆浆原料礼包200单、枸杞1000单,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让小杂粮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增收金钥匙”。

  标准化加工赋能 “土货”蜕变为“精品”

  走进“一粒粟”杂粮驿站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全自动碾米机、五谷杂粮磨粉机等设备高速运转,将颗粒饱满的小麦精准加工成细腻均匀的面粉。“为推动小杂粮产业提质升级,我们投入290万元盘活闲置村办企业场地,采用仿人民公社化建筑风格,配套建成300平方米标准化加工车间、杂粮展销馆、大食堂等设施。”驿站负责人张瑞科介绍,从原料清洗、研磨到包装出厂,每一道工序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标准。通过标准化加工,既完整保留了小杂粮的天然营养成分,又显著提升了产品品相和附加值,“以这款面粉为例,其口感细腻、麦香醇厚,刚加工完成就受到周边群众和游客的青睐,12000斤面粉很快便销售一空。”

  品牌化运营发力 “乡味”香飘“大市场”

  在驿站展销馆内,“益杞欢”枸杞、“歌粮匠”豆浆粉等系列产品陈列有序、琳琅满目,不时有游客驻足咨询、挑选购买。“我们紧扣现代消费需求,注册‘益杞欢’‘歌粮匠’两大特色品牌,研发推出速冲豆浆粉、杂粮原料礼包等多款便捷化、营养化产品,开水一冲即可食用,深受上班族喜爱。”张瑞科指着货架上的热销产品说道。通过入驻京东等电商平台,这些承载着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成功打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市场,让蓼泉小杂粮的“乡味”飘向全国,成为消费者追捧的优质农产品。

  联动式发展惠民 “产业”串联“致富路”

  “我在驿站负责产品包装工作,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既能照顾家中老人孩子,又能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正在打包豆浆料包的李大姐一边熟练地忙碌着,一边向笔者分享务工收获。驿站创新采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稳定租金收入,同时带动周边50户农户就近就业。“我们不仅上门收购农户种植的杂粮,还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到驿站务工,让群众在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蓼泉镇包抓项目领导魏宗龙表示,这种“创业带产业、产业带就业、就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让小杂粮产业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筑牢民生根基。

  如今,“一粒粟”杂粮驿站已发展成为集加工、展销、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载体。从田间地头的“土疙瘩”到消费者青睐的“香饽饽”,蓼泉镇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小杂粮产业转型升级,用实打实的产销业绩和惠民成效,生动书写着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通讯员 赵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