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小陇热线 >> 深度观察

从路边便民电梯到交通枢纽无障碍衔接兰州正在打通无障碍最后一公里

2025-11-12 09:2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原标题:从路边便民电梯到交通枢纽无障碍衔接兰州正在打通无障碍最后一公里

  白塔山公园附近无障碍电梯

  商场无障碍设施指引

  如何让特殊群体告别爬楼梯的艰辛,享受逛商场的乐趣,实现出行自由的愿望?带着这个问题,近日,记者探访了兰州多个人流量大的街头、商场及公交地铁站点,发现一部部无障碍电梯、一条条缓坡通道、一套套成熟的爱心服务流程,正共同打通这座城市无障碍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平等感受城市温度。

  过街无障碍

  电梯让出行更顺畅

  兰州的无障碍过街设施,让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不再需要在攀爬楼梯与横穿马路间艰难抉择,让过街成为轻松事。

  “以前来白塔山公园遛弯,要么得在车流里瞅着空儿往前蹭,要么就绕老长一段路,我这腿脚实在吃不消!” 在北滨河中路白塔山隧道附近,84岁的张大爷拄着拐杖,刚从无障碍电梯里缓缓走出。“现在有了这电梯,抬脚就能上,几十秒就过街,可比以前方便太多啦!”

  白塔山公园附近的无障碍电梯,已成为周边居民过街的便捷选择。记者在现场看到,无障碍电梯标识以醒目色彩标注,老远便能清晰辨识。入口处的无障碍通道坡度平缓,两侧安装的防滑扶手高度适宜、握感扎实,行动不便者抓握前行时稳稳当当。电梯轿厢内部空间宽敞,轮椅进出后仍有充足活动余地,甚至可以轻松转身调整方向。轿厢内贴心配备了低位操作按钮和清晰的盲文标识,同时启用语音播报功能,实时提示楼层与开关门状态,让视障、听障人士也能安心使用。

  在南滨河路体育公园旁的天桥下,市民赵先生推着自行车,身边跟着宠物狗,刚通过无障碍电梯来到桥面。“以前骑自行车过天桥,得一手扶车一手扛,累得气喘吁吁,还得顾着身边的狗,别提多费劲了!现在推着车就能轻松上下,连宠物也能安稳通过,太贴心了。”

  如今,这样的便民设施在兰州不断增多:静宁路与庆阳路相交十字路口的天桥南北两侧,共加装了4座无障碍电梯;七里河区兰州西站与西津西路交叉处的天桥,2部无障碍电梯已投入使用;双城门东西侧人行天桥、秦安路等人行天桥,也均配备了无障碍电梯,覆盖城区多个核心路段。这些无障碍电梯正逐渐连点成线,编织起一张温暖的无障碍过街网络。特殊群体仅凭自身或少量协助即可完成全程通行,真正实现了“无障”畅行。

  商场无障碍

  让购物不再是种考验

  走进兰州各大商场,从商场入口的无障碍通道、内部的特殊设施指引标识等基础设施,到免费租借轮椅等延伸服务;从传统的通行保障,到组建具备急救与手语服务能力团队等创新实践,贴心的无障碍举措无处不在,让逛街购物不再是特殊群体的“考验”,而是人人可享的舒心体验。

  作为承载着几代兰州人记忆的老牌商场,亚欧商厦的无障碍服务透着“老派”的周到。在商场主入口,两侧的无障碍通道坡度舒缓,墙面醒目的蓝色“无障碍通道”标识清晰易辨,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无需他人搀扶也能轻松通行。商场内部,地面上的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指引标识每隔十几米便会出现一次,明确标注着“无障碍卫生间(二至六楼)”“母婴室(五楼)”,让有需求的市民一目了然,少走冤枉路。

  兰州万象城的无障碍服务则更具现代感与专业性。入口安装的是智能感应门,轮椅进出不用费力推门,内部通道也特意留足了宽度,即使多辆婴儿车并行也不拥挤。除了顺畅的通行体验,商场的免费租借服务更是解决了不少顾客的刚需。记者了解到,商场免费提供轮椅、婴儿车和宠物推车租借服务,不用押身份证,扫码支付押金就能领用,归还后押金会全额退还。“租借需求挺旺的,尤其是周末,婴儿车最多一天能租出去五、六辆,宠物推车也有十几次租借记录,轮椅平均每天也能租出去一次。工作人员罗家慧介绍,硬件保障上,商场2至7层均配备了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共计6间,全方位满足特殊需求人群的使用场景。而在服务延伸方面,兰州万象城不仅落地了母婴友好、宠物友好、女性友好三大care体系,更组建了兰州首支全员具备急救与手语服务能力的专业团队,遇到特殊顾客咨询时,工作人员能通过手语顺畅沟通,突发健康状况时也能快速开展急救处置。

  兰州中心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则兼具实用性与人文关怀。一楼东百厅服务台提供轮椅、婴儿车、宠物推车免费租借,同时可租借雨伞、充电宝、儿童防走失带,还备有医药箱、卫生用品、老花镜等应急便民物品,满足多元需求。总服务台还设有清晰的母婴室、无障碍设施指引标识,工作人员可随时提供咨询、引导服务,高效响应顾客需求。商场BM层西门还引入西北首家霸王茶姬无声门店,店内设有轮椅通道、升降桌,配备手写板、手语引导牌、二维码小程序等无障碍点单工具,由听障“天使伙伴”提供服务。

  交通无障碍:无缝衔接让出行更远

  兰州公交、地铁、高铁在公共交通领域不断升级无障碍服务,不仅完善设施建设,还强化预约联动机制;不仅注重单点保障,更实现全程无缝衔接,全方位打通特殊旅客出行“堵点”,让出行半径不断延伸。

  在东方红地铁站,记者体验了全程无障碍出行服务。经地面无障碍电梯直达负一层后,1号线与2号线换乘入口处的“爱心预约接力服务”宣传牌十分醒目。乘客可通过两种方式发起预约:一是前往就近轨道交通站客服中心免费申领“爱心预约卡”;二是登录“兰州轨道”App“爱心预约”板块,或拨打对应车站电话、客服热线提交需求。车站接到预约后,会第一时间确认乘客站内位置并派专人接应,协助完成购票、进出站等流程。系统会同步联动目的地车站启动爱心接力,实现“进站有人接、出站有人送”的无缝衔接。

  随后,记者来到兰州西站看到,东西广场均设有直达地铁的无障碍通道。通道坡度平缓,避免了陡坡带来的通行困难;标识清晰醒目,方便特殊旅客快速识别;两侧扶手高度便于轮椅推行借力,也能为行动不便者提供稳定支撑。此外,针对重点旅客群体,铁路部门推出专项保障服务。无陪伴年长旅客、无陪伴孕妇、视觉/听觉障碍旅客、轮椅/担架(车)行动障碍旅客、携带导盲犬旅客等,可通过铁路12306平台申请重点旅客预约服务。申请成功后,铁路客运站将提供便利进出站、优先安检、优先验证、优先检票、全程引导帮扶、协助乘降等服务,还可免费提供站内轮椅、担架(车),并在列车内开展随访关照,为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行提供专属便利。

  “以前坐公交,得等家人帮忙抬轮椅,现在驾驶员会搭坡道,自己能轻松上车,太方便了。”残障人士王先生说。除地铁和铁路枢纽外,兰州公交系统也在持续完善无障碍设施,公交站点的无障碍候车站台、公交车配备的轮椅坡道,让轮椅使用者等特殊群体能够便捷上下车,打通了无障碍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从白塔山公园旁的便民电梯,到商场里的贴心服务,再到交通枢纽的无障碍衔接,兰州正通过街头、商场、交通等多维度发力,用一个个细节、一项项举措,为特殊群体铺就一条畅行无阻的“暖心路”,也让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温度,传递到每一位市民心中。

  本报记者 孙建荣 见习记者 包玉霞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