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时政

【甘快看·决胜“十四五” 迈向“十五五” | 新数据 新亮点】张掖:保护林草资源 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025-11-10 18:54 来源:新甘肃

  “十四五”以来,张掖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图片由张掖市林草局提供

  新甘肃客户端张掖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记者近日获悉,“十四五”以来,张掖市立足“一屏三地”功能定位,以林长制为牵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1.73亿元,生态修复1317.61万亩,全市林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张掖聚焦重点生态区域,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实施黑河中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等一批林草重点项目,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224.71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092.9万亩,退耕还林4.17万亩,生态修复治理面积逐步扩大。加快建设北部沙区锁边防风固沙体系和防风防沙生态林带,依托重点项目,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09.97万亩,总投资5.85亿元的35项“三北”工程六期项目有序推进,全市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减少。

  张掖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林长网格化管理体系,2720名各级林长累计巡林13万余次,制定全省首部地方林长制责任追究办法,全市林长制配套制度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探索建立“国有林场+林草企业+乡镇村社”“重点林草项目+护林员”等林草管理新机制,有效解决基层林草资源管护力量薄弱等难题,打通林长制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持续增进群众生态福祉方面,张掖全面完成临泽县省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全省首批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证书成功颁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全市共清理原林权档案2.5万多份,勘测宗地9418宗23.33万亩,颁发不动产登记证1617本,流转集体林地1.1万亩。积极探索推进林草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在全省率先完成35.1万亩林业碳汇和400万亩草原碳汇交易,实现碳汇收益7450万元,成为西北地区首个林业和草原碳汇项目均开发成功的市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