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泾川:大棚“披新装” 惠民“暖农心”

2025-11-07 11:30 来源:中国甘肃网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在泾川县城关镇杨柳村,一座座蔬菜大棚已悄然“换上新装”。农户们穿行其间,轻轻掀开崭新的棚膜,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村民老张指着刚刚更换的棚膜感慨道:“这新膜透光好、保温强,今年冬天咱的菜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是城关镇设施蔬菜大棚维修项目惠及于民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泾川县城关镇聚焦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积极争取中省衔接资金,投入10万元实施设施蔬菜大棚维修项目。该项目立足实际、精准施策,针对杨柳、茂林、袁家庵等村大棚棚膜老化、防虫设施不全等问题,统一采购高标准三防膜和防虫网,对全镇60多座设施蔬菜大棚进行了全面维修升级。目前,项目已基本竣工。这项看似细微却关系民生的工程,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悄然绽放出惠民之花。

  走在杨柳村的田间小路上,连片的钢架大棚整齐划一。种植大户单俊林正在棚内仔细查看蔬菜长势:“以前棚膜用了好几年,透光差、保温弱,蔬菜产量上不去。现在换了新膜,温度能大大提高,作物长得快、品质也好。”他的话语中透着喜悦,“镇里还统一安装了防虫网,打药少了,蔬菜更绿色健康,在市场上会更受欢迎。”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让农户得到了实惠,更推动了全镇设施农业的提质增效。杨柳村党总支副书记赵阳生介绍,大棚维修后,预计每座棚年均增收可达5000元以上,有效激发了村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设施蔬菜大棚维修项目的实施,是城关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从精准摸排需求到规范项目实施,从严格资金管理到确保工程效益,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镇党委、政府服务“三农”的初心与担当。

  如今,一座座修缮一新的大棚如同镶嵌在土地上的明珠,照亮了农户的致富之路。这不仅是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的成果,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随着更多惠民工程的实施,城关镇必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续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 赵珍珍 冀龙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