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收官“十四五”】灵台:从“水源保障”到“水润城乡”

“十四五”期间,灵台县以新时代治水思路为指导,通过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完善供水网络、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成功破解水资源瓶颈,为城乡生活和产业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迈入了“水润城乡”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正值深秋,地处灵台县百里镇的邓家川水库,澄澈的湖面倒映着斑斓秋林,微风拂过,粼粼波光如碎金般闪耀。这诗意画卷的背后,是一座民生水利工程的坚实身影,也是灵台县“十四五”水利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十四五”期间,灵台县以新时代治水思路为指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实现重大突破。总投资1.08亿元、总库容205万立方米的邓家川水库,自2024年11月供水以来,每年为灵台县城及周边三个乡镇的10.8万居民提供131.85万立方米清洁用水。随着新集水库、梁原水厂等重点水源工程相继建成,全县年新增供水能力将达到1284万立方米,总供水能力将提升至4284万立方米,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灵台的水资源瓶颈。
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实现历史性跨越。通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灵台县构建起以新集、邓家川两座水库为骨干的“一源一备”多水源保障格局。同时,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将集中供水工程从50处优化整合至17处,建成覆盖城乡的输水管网体系,让清泉更加顺畅地流入千家万户。
防洪减灾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全县重点完成达溪河、蒲河等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通过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安装雨水情测报设施、建设山洪灾害防治体系等举措,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水旱灾害防御网络,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水土保持工作谱写生态新篇。灵台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五年来,先后实施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坡耕地综合治理等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28平方公里,保护塬面68平方公里,整修梯田441公顷。这些措施不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更重塑了黄土高原的生态面貌,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行业监管在创新中迈向精细化。通过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完成规模以上取水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实现地下水取水实时监控。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解决河流沟道管理难题。全面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推动水资源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
回望“十四五”,灵台水利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骨干水源工程筑牢供水根基,河流治理工程完善防灾体系,水务一体化改革破除城乡壁垒。完善的水利设施不仅为县域经济从“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型奠定了水安全基础,更通过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有力支撑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区域产业升级。
如今,当清流润泽千家万户,当安澜惠及城乡大地,灵台县正沿着人水和谐的发展道路坚定前行。在这片希望的黄土地上,水利事业继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续写着更加壮美的时代篇章。
通讯员 曹亚鹏 图/文
- 2025-11-06高台:良田冬灌正当时 黑河润土待丰收
- 2025-11-06泾川:林下养殖抓“鸡”遇 林权改革结硕果
- 2025-11-06崇信:产业集群增动力 工业聚能添活力
- 2025-11-06华亭:小辣椒喜获丰收 特色种植“映红”致富路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