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始起冬意浓 从陇原考古遗存看甘肃古人过冬智慧

莫高窟第302窟汤水浴壁画

莫高窟第46窟塑像头戴风帽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温酒图》

悬泉置手绘草图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庖厨图》
“立冬阳生,万物收藏”。每逢立冬,北方大地便进入御寒模式。记者翻阅甘肃省相关考古报告与资料汇编发现,从史前火塘到汉代驿舍,从敦煌壁画中的御寒冬衣到汉简文书里的取暖事宜,一件件遗存勾勒出甘肃古人跨越千年的过冬图景。
居所御寒
从火塘到“隐形暖房”的技术演进
甘肃先民的御寒智慧,早在约5000年前便已扎根黄土。甘肃考古相关研究揭示,大地湾遗址的地穴式建筑中,灰坑遗迹里留存的木炭与灰烬,印证了先民通过火塘实现取暖与存火的原始方式。这种在房屋中央挖坑垒石的取暖设施,将烟火热量留存于室内,成为陇原大地上最早的“供暖系统”。
到了汉代,河西走廊的驿舍建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御寒体系。据《敦煌悬泉置遗址:1990—1992年田野发掘报告》和《悬泉汉简研究》记载,作为两汉丝绸之路重要邮驿节点的悬泉置,采取坐西向东的朝向设计,高墙大院的格局能够减缓西北寒流和酷暑热浪的侵袭。其坞院建筑以厚实坞墙围合,墙体采用长47厘米、宽37厘米、厚12厘米土砖平铺错缝砌筑,结合汉简记载推测,原墙高应在8米以上。同时,角楼与院内房屋的墙体构造注重防风保温,配合室内设置的炭炉,为往来使者与戍卒抵御河西的凛冽寒风。
衣物与饮食
寒冬里的生存补给之道
“衣”与“食”的储备,是古人过冬的核心保障。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与文书,为我们提供了鲜活例证。莫高窟第46窟的一尊塑像中,男子头戴紧贴额头的风帽,形似现代防寒帽;壁画中蒙古族供养人所穿的窄袖袍,长可及踝、短能护膝、保暖便携,部分服饰边缘还可见皮毛装饰痕迹,尽显“以裘御寒”的实用智慧。
玉门关出土的汉简中,翔实记载了2000多年前戍守官兵的服饰资料:“护从者,敦煌对宛里干宝,年十八,单襦复襦,各二领,单衣中衣,各二领,裘绔韦绔布绔,各二只,絮巾布巾,各三。”其中,复襦指有填充层的厚短袄,絮巾则是裹头用的布帕,兼具束发、护头、保暖等作用。汉简所记戍卒的头衣主要有巾、帻等,分为自前向后和自后向前裹扎两类,士卒在烽燧处站岗放哨时,既能防护脸面,又能抵御风寒。
敦煌玉门关马圈湾出土的一枚汉代简牍,更藏着冬日里的温情:“元康元年十月壬寅朔甲辰,关啬夫广德、佐熹敢言之,敦煌寿陵里赵负趣自言:夫为千秋燧长,往遗衣用,以令出关,敢言之”,这段文字讲述了女子赵负的丈夫时任千秋燧燧长(烽燧负责人),她提交申请、取得出关凭证,为丈夫送去御寒衣物,字里行间尽显冬衣在边塞寒冬中的珍贵。
饮食方面,高脂高热的食物成为古人抵御严寒的能量源泉。嘉峪关魏晋墓的画像砖上,生动再现了古人的冬日饮食场景:庖丁正欲宰杀倒悬于木桩之上的羊,屠夫在长几上处理猪肉,长几下还放着存放猪血的盆;另有厨师在案前持刀剔肉,旁侧火盆正烤着肉,仆人将炙好的三股铜(铁)叉递给墓主人……此外,壁画中还有“仆人温酒”的场景,都印证了食用高脂肉类、饮用热酒补充热量是当时普遍的御寒习惯。
敦煌自古畜牧业发达,乳制品亦是冬日暖身佳品。敦煌文献和壁画中,留下了诸多乳制品相关场景:莫高窟第146窟的挤奶图(五代)、第61窟的煮牛奶图(五代),将新鲜牛乳挤取、煮至沸腾的画面,仿佛能让人透过画面嗅到冬日里沸腾牛乳的醇厚香气。
取暖细节
烟火气里的生活智慧
古人过冬的细节,藏在考古发现的器物与文书中。敦煌文献《壬午年酒破历》中“十月一日戒火,造饭面壹斗”的记载,不仅说明每年十月初一正式启用暖炉炭的习俗,更透露出古人在取暖之时兼顾防火安全的严谨意识。
出土于临洮县寺洼山的双沟纹彩陶鬲,是辛店文化的典型器物。经研究推测,它或许是史前先民熬煮热饮的重要工具,为寒夜中的人们提供温暖补给。该器物采用夹砂陶胎,表面施以黑彩,三个空心袋足的设计颇具巧思——既扩大了受热面积、提升了炊煮效率,又通过三角形结构增强了器物稳定性,尽显先民的生活智慧。
除了炭火取暖与容器加热,古人还有“温泉御寒”的雅致方式。莫高窟第302窟北周时期的“汤水浴”壁画,描绘了先民在冬日泡温泉的场景,画面中的浴池还配备完善的引水、排水系统。这种带有供暖设施的温室浴池,既能驱散寒意,更让冬日取暖多了几分惬意。
从大地湾的第一簇火塘烟火,到敦煌驿舍的暖炉炭火,从汉代戍卒的厚重冬衣,到魏晋墓壁画中的热食香气,甘肃古人用因地制宜的智慧,在陇原寒冬中开辟出生存之道。这些留存于考古遗存中的御寒痕迹,既是先民适应自然、改造生活的生动见证,也为今日的立冬时节,增添了一份穿越千年的历史厚重与温暖记忆。
本报记者 申琪(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25-11-05【甘快看】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 数接千载 数字敦煌让千年文明在云端“重生”与“重聚”
- 2025-11-05【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成标识 进教材 嘉峪关这里出土的文物不一般
- 2025-10-24“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 2025-11-04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常说开卷有益,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