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兰州老旧小区改造绘就文明城市底色

小区内部分路面硬化已完成
秋末冬初,寒意渐浓。然而,当走进兰州市城关区广电家园小区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火热的改造场景:淡黄色的楼宇外墙整洁明亮、新硬化的路面平整开阔、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排水管网检查井的砌筑……这一切变化,正是兰州市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践行《兰州市文明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生活品质的生动缩影。
“里子”“面子”齐升级
居民身暖心更暖
“单元楼加了外墙保温,这几天家里已经能到二十摄氏度以上了。”广电家园住户杨登师的感受最为直接,“在家不用再穿棉衣,一件毛衫就够了,这是实实在在的温暖。”除了“暖房子”,困扰居民多年的积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以前下雨小区积水排不出去,现在雨污管道分开了,改造彻底完成后肯定会有所改善。”杨登师告诉记者,听说后续还要更换楼道窗户、改造楼区花园、安装体育器材,他对未来的小区生活充满期待,“不出小区就能健身,环境越来越好,住着更舒心了。”
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广电家园建成于1994年,30多年的岁月洗礼,使得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诉求强烈。兰州市城关区房产保障中心副主任李琦彬介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广电小区申报纳入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投资1381.55万元,系统推进三类改造:基础类重点解决屋面保温防水、管道更换、消防设施完善等问题;完善类着力提升居住舒适度,涵盖外墙保温粉刷、楼道整修、地坪硬化等;提升类则聚焦安装路灯监控、弱电管线入地、绿化景观升级等,旨在打造更加便捷、美观、智慧的居住环境。
“小区于今年8月1日正式施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李琦彬表示,在确保文明施工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年底完工,让207户居民早日享受“旧貌换新颜”的改造成果。
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城市更新提质增效
广电家园的蜕变,是兰州市大规模、系统性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范例。兰州市城市更新促进中心主任王旷杰介绍,近年来,市住建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住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全力组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解决建筑物和配套设施老化、市政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工1107个小区、正在施工1313个小区。改造过程中,累计更新供水管网125公里、排水管网246公里、供热管网165公里,焕新小区道路80万平方米,完成建筑节能改造342万平方米,新增地面停车位4725个。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居民居住条件的切实改善,也是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和承载力的有效提升。
以《条例》实施为契机
绘就文明宜居新画卷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更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的施行,为这项工作的深化推进提供了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和更明确的方向指引。它要求城市治理更加精细、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日益完善、邻里关系和谐和睦——这些内涵,正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深度契合。
下一步,兰州市住建局将以《条例》实施为契机,紧盯老旧小区存在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思路、靠实工作措施。通过抢抓政策机遇,加大资金争取与投入力度,持续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改造中,更加自觉地融入文明城市建设要求,不仅改善“硬件”设施,更注重提升“软件”服务、培育社区文化、引导居民文明习惯,努力让一个个历经岁月的老旧小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有序、邻里和谐的文明新家园。
■记者手记
从广电家园感受到的“温暖”,到全市上千个小区的“焕新”,兰州市正以《兰州市文明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为牵引,用一项项扎实的改造工程、一处处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中书写着文明城市建设的新篇章,让“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生活图景在更多市民家门口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杨潇 文/图
- 2025-11-07线上线下联动 提升消费体验 兰州市400余家经营主体开展“双十一”促消费活动
- 2025-11-07兰州市供销社赴上海开展精准招商 10亿元零碳项目进博会成功签约
- 2025-11-07兰州市部署“秋冬防”攻坚重点任务
- 2025-11-07“十四五”甘肃文旅项目投资近900亿元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