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漳县:秋菊“燃”金秋 文旅热度再升级

2025-11-05 14: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金秋时节,漳县贵清山植物园成为“网红打卡地”,400余个品种、15万株菊花进入最佳观赏期,“人在花中走,如在画中游”的沉浸式场景吸引大批游客,更以“赏菊”为支点,串联起全域文旅资源,推动“单点打卡”向“深度体验”加速转变。

  走进贵清山植物园,红、黄、白、紫、绿等十余种花色的菊花沿主路铺展,平瓣、匙瓣、管瓣等花型错落有致。“国华秋舞台”“泉乡红姿”等经典品种与“国庆菊”等露天专属品类相映成趣,其中高1.5米的“立菊”单株簇拥数十朵花团,成为游客拍照首选。园区更将“菊元素”与文化深度融合,“菊海小径”搭配木质栈道、古风灯笼,日均接待写生、研学团队10余组;“菊文化科普角”“非遗手作体验区”同步开放,古筝演奏、剪纸展示每日上演,亲子家庭参与热情高涨。“特意带家人从县城来,孩子看花、我们拍照,还体验了剪纸,特别充实。”市民王女士的感受,道出众多游客的心声。

  赏菊热度早已溢出园区,转化为全域旅游的强劲动能。漳县精准设计“赏菊+生态观光”“赏菊+乡村体验”“赏菊+非遗研学”等主题线路,联动县域民宿推出“菊展专属套餐”,成功吸引兰州、天水等地跨市游客。“从兰州自驾过来,看完菊展去爬贵清山,晚上住在遮阳山脚下的民宿,第二天准备爬到遮阳山顶去看北沟寺草原,漳县的旅游体验越来越好。”游客李先生的行程规划,正是漳县“单品引爆+全域联动”思路的生动写照。数据显示,菊展期间民宿入住率较平日增长50%以上,周边农家乐更迎来客流高峰。

  走进贵清山植物园周边的“亮亮农家院”,院内晒着新采挖的党参,餐桌上摆着刚出锅的腊肉炒蕨菜、土鸡炖蘑菇,老板马亮亮正忙着给客人添茶水。“往年这个时候,一天也就接待两三桌客人,今年自从菊展开了,周末能坐满七八桌,客流比去年同期多了三成!”马亮亮笑着说,为了接住这波“赏菊热”,他特意推出“赏菊+农家宴”组合,用自家种的蔬菜、散养的土鸡做食材,还在院子里摆上菊花盆栽装饰,不少游客吃完饭后还会买上几斤农家自产的蜂蜜、党参,让“流量”变成了“销量”。

  为让“赏菊热”持续升温,漳县从“服务”与“产业”两端发力,推动短期热度向长效动能转化。服务优化上,园区新增临时停车空间,安排志愿者提供游览引导、行李寄存服务,还根据游客需求延长开放时间,有效解决“周末人多、时间不够”的痛点,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产业延伸上,漳县深挖菊花价值,开发“菊花茶”等文创产品,让“观赏菊”变成“可带走的漳县味道”;同时引导农户参与菊花种植、文创加工、景区维护,带动100余户农户增收,实现“文旅富民”双向赋能。据悉,仅今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漳县共接待游客4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3.36%,实现旅游综合花费2.65亿元,同比增长83.89%,数据彰显“服务+产业”驱动价值,助力文旅从“短期红”向“长期红”迈进。

  “以‘小菊花’激活‘大市场’,是我们深耕季节性文旅IP的一次尝试。”漳县文旅局副局长陈蓉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一季一主题、一景一特色”计划,冬季推出“冰雪嘉年华”活动,春季打造“万亩油菜花观光季”,通过四季特色活动串联全域景区、带动乡村振兴,推动文旅产业从“单点火爆”向“全域繁荣”转变,让“天下贵清·康养漳县”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文旅动能。

  通讯员 汪泽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