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快看·回望“十四五” 村庄里的中国】五方河的年轻人回来了

2025-11-04 19:22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深秋时节,正是静宁苹果大规模成熟、上市的季节。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万及敏 李静

“我们的果脯软糯酸甜,最大程度保留了苹果的营养,而且配料表只有苹果,没有任何添加剂!”

一场持续了10余天的秋雨打搅了苹果采摘计划,10月12日,王建强一大早便开始了直播。面对镜头,他拿起一袋果脯,推介古成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直播间隔壁的包装车间里,工人正忙碌着包装果脯。这头,果脯刚装满一箱;那头,已有顾客下了单。

王建强在直播带货。

回头看,王建强觉得自己“归巢”的策略定对了。

王建强出生在平凉市静宁县五方河村,父母都是农民,靠着家里的7亩苹果园维持生计。从小就帮着家里种苹果,让王建强觉得做果农“没意思”。中专毕业后,他选择走出五方河村,奔波全国各地10余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2021年,王建强已经39岁了。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一个凡事追求稳妥的年龄。但是,那一年他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回到五方河村创业,和苹果打起了交道。

工作人员在包装果脯。

“在外打拼多年有了一些积蓄,让我有了返乡的底气。”王建强告诉记者,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一封来自静宁县委、县政府的“家书”。

2021年以来,静宁县通过实施“归雁”工程,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在外人员回乡创业。王建强等一批“归雁”积极响应号召,成了静宁县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过去四十年间,静宁县通过两代人的努力,把苹果产业发展成了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成就了今天“中国苹果之都”的名声。目前,静宁县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品牌价值达到180.86亿元。

然而,刚回到静宁的王建强并不打算种苹果。“苹果产业传统销售物流成本高,利润有限,也缺乏直接触达消费者的方式。”王建强告诉记者。为了让优质农产品触达更大的市场,他成立了古成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苹果深加工产业。

五方河村果农在采摘苹果。

“全国各地的超市货架上基本看不到苹果加工成的零食。去年我们收购的400吨苹果,有40吨分批次加工为果脯,产品每次上架不到一周,便会被抢购一空。”王建强说,加工为果脯的苹果,都是被树枝划伤、没有果柄,或者是颜色、果形不达标的次果。这类苹果虽然味道、营养价值与正常苹果没有区别,但收购价只有不到2元一斤,而古成纪公司的收购价比市场价高2毛钱,当地果农也能从中获益。

“苹果深加工产业利润很可观,一斤苹果加工成果脯后,最低能卖到5元钱。”说到未来发展,王建强自信满满,“今年,我准备收购50吨次果,加工成果脯。同时拓展产品种类,加工果汁、果酒等产品,不断提高苹果产品附加值。”

在五方河村,像王建强这样回到家乡创业的年轻人不在少数。2022年,常年在外务工的樊宝钱回村后创办了一家包装厂,专注生产苹果运输、储存所需的果筐,每年产能可达100万个,产品销往静宁、庄浪、天水秦安等周边苹果主产区,为当地苹果的产后流通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苹果种植的“前端保障”领域,“归雁”青年马科技也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去年年底,马科技借助“归雁工程”的政策扶持,整合资金优势,创办了鑫阳果袋厂。

“静宁县每年对果袋的需求量高达100亿个,而我们鑫阳果袋厂每年能生产10亿个果袋。”马科技介绍,“果袋虽小,却是果产业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创新,为果农们提供更高品质的果袋,助力静宁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五方河村是静宁县实施“归雁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静宁县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故土,不仅带回了新思想、新理念,更以创业实践带动当地产业蓬勃发展。目前,仅在五方河村所在的李店镇,就有32家企业,形成了规模种植、科学储藏、精深加工、电商物流相互配套的苹果产业体系。未来,静宁县还将有更多青年返回农村,在广袤的田野上扎根奋斗,实现理想,进一步擦亮“静宁苹果”这块金字招牌。

累累硕果,挂满枝头。

【记者手记】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

曾经,大城市的吸引力让“离开乡村”成为无数甘肃青年的选择。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交通条件更加便利、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家乡成为了甘肃青年返乡创业的热土。

正如王建强等青年选择返回家乡,投身乡村振兴,他们带着梦想和热爱而来,带着技术和创新而来,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走出大山”到“扎根田野”,他们书写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故事,更是一代青年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青年用开阔视野唤醒土地潜力,土地用自然馈赠成就青年理想。这场双向奔赴里,藏着乡村振兴最坚实的密码——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新时代年轻人到农村大有可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