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舞从敦煌来
敦煌舞是以敦煌壁画舞姿为灵感创造出来的一种舞蹈。1979年,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横空出世,首次系统地将敦煌壁画上凝固了千年的舞姿,转化为动态舞蹈语言,公演后轰动全国,也开创了“敦煌舞”这一全新的舞蹈流派。40多年来,该剧累计演出4000多场,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和“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

演员在英国首都伦敦孔雀剧院表演《丝路花雨》(2014年1月11日摄)。

演员在敦煌大剧院表演2025年新版《丝路花雨》(2025年9月20日摄)。

演员在甘肃大剧院表演2025年新版《丝路花雨》(2025年8月28日摄)。

演员在敦煌大剧院表演2025年新版《丝路花雨》(2025年9月20日摄)。
《丝路花雨》的成功,催生了敦煌舞教学体系的建立。当时在甘肃艺术学校任教的舞蹈家高金荣,将壁画舞姿系统引入课堂,构建从手姿、臂态到道具运用的完整训练课程,使敦煌舞成为可教可学的独立流派,为该舞种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众多人才。

在兰州音乐厅,高金荣指导学生表演敦煌舞教学剧目《沙漠红柳》(2019年11月28日摄)。

兰州大剧院舞蹈教师王静(前左)在排练厅指导学生学习敦煌舞(11月3日摄)。

在敦煌市西关小学,舞蹈教师周保英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练习敦煌舞(2023年4月26日摄)。

敦煌中学的学生在操场上做敦煌舞课间操(2023年4月26日摄)。
此后,《大梦敦煌》《千手观音》《步步生莲》等一批舞台佳作延续着敦煌舞的辉煌,尤其是兰州大剧院创排的《大梦敦煌》再次将敦煌舞推向了世界。该剧自2000年首演以来,累计演出超2000场,访演23个国家和地区,为敦煌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

演员在美国纽约林肯剧院表演《大梦敦煌》片段(2020年1月9日摄)。

在兰州音乐厅,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敦煌舞蹈班学生表演敦煌舞教学剧目《千手观音》(2019年11月28日摄)。
莫高窟的飞天,寂静地舞了千百年。而今,她们在当代舞者的舞姿中“复活”,跃入国际舞台,向世界生动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这条由舞蹈铺就的彩虹之路,正随着舞步不断延伸,通向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未来。

新版《丝路花雨》神笔张的扮演者罗志炜(左)和英娘扮演者康琦(右)在甘肃省歌舞剧院排练厅排练(11月3日摄)。

新版《丝路花雨》神笔张的扮演者罗志炜(前)在甘肃省歌舞剧院排练厅排练(11月3日摄)。

甘肃省歌舞剧院舞蹈演员在剧院排练厅排练新版《丝路花雨》(11月3日摄)。

新版《丝路花雨》英娘扮演者康琦(右一)在甘肃省歌舞剧院排练厅排练(11月3日摄)。

在兰州铁路局首发的“敦煌号”列车上,列车员身穿敦煌元素的服饰为旅客表演敦煌舞(2014年7月10日摄)。
记者:陈斌、郎兵兵
- 2025-11-03【中央媒体看甘肃】庆阳“十四五”收官成效斐然 多项指标领跑全省
- 2025-10-31【中央媒体看甘肃】或为最早的阙门实例之一 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考古获新发现
- 2025-10-29【甘快看·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在马蹄寺聆听文明的千年回响
- 2025-10-29【甘快看】甘肃庆阳 抢收 抢烘 力保秋粮安全归仓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