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万亩药材绘就乡村振兴“丰景图”

群众正在采挖中药材
眼下,正值中药材采挖关键期,在漳县贵清山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挖中药材,锄起锄落间,裹着泥土芬芳的党参便被轻轻挖出。村民们俯身劳作,动作娴熟利落,采挖、分拣、打包、运输,各个环节井然有序。田垄间,说笑声、劳作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幅产业兴旺、农兴人和的动人画卷。新采的党参断口渗出乳白浆汁,浓郁药香在空气中缓缓弥漫。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更是群众增收致富的“硬支撑”。近年来,漳县贵清山镇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优良生态与适宜气候,将中药材种植确立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通过深入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发展致富带头人+农户”发展模式,逐步构建起“支部引领、能人带动、资源整合”的多元发展机制。这一机制不仅打开了群众的“致富门”,拓宽了家门口的“就业路”,更有效实现了“党建赋能产业、产业带动增收”的良性循环。
今年,全镇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3万亩。随着药材市场持续向好,每日,贵清山镇劳务市场便迎来本镇及周边乡镇村民逾2000人,大家踊跃前来寻觅务工机会,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真正铺就了“产业有势头、就业有岗位、群众有赚头”的富民新路。
在贵清山镇这片孕育希望的田野上,中药材产业既深植于传统种植户打下的厚实根基,又如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00后”青年任军义便是这场“返乡潮”的代表之一。今年,他在柯寨村规模种植党参30亩、当归20亩。采挖时节,蹲在田埂边的他拾起几株新出土的党参,轻掸泥土,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瞧瞧这党参,根茎粗壮,浆汁饱满,今年亩产少说也有1000斤,眼下行情正好,品质上乘的鲜党参每斤能卖18元左右,普通的也有12元左右,收成真不错。”漳县贵清山镇柯寨村村民任军义说。
贵清山镇种植的中药材,凭借上乘品质,在市场上广受青睐。实现了从“丰产”到“丰收”的喜悦跃升。阵阵药香,为乡亲们的致富之路增添了馥郁芬芳。如今,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株药材都承载着希望,每一份收获都印证着奋斗,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扩大标准化种植规模,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探索中药材深加工路径,拓宽多元销售渠道。带领广大群众将这条‘以药兴产、以药促收、以药富民’的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宽、更远,让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持续奔涌。”漳县贵清山镇党委书记包小飞说。
通讯员 李志斌 汪龙琦
- 2025-10-31两当:林麝养殖让乡村振兴路更宽
- 2025-10-30【决胜收官“十四五”】民勤:全链牧歌新 “羊”帆再起航
- 2025-10-30玉门:千亩棉田白如雪 智能种地效益高
- 2025-10-30灵台:“地企共建”解锁养牛业新活力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