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扶 持续关注——“陇原人才基层行”走进礼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东泽
深秋时节,“陇原人才基层行”第四站来到礼县,32名来自教育、医疗、农业、文旅领域的高层次专家,为礼县带来先进理念与实用技术。
这不仅是一次“传经送宝”,更是一场人才与基层的“双向奔赴”。专家们带来的,除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更有促进发展的长远机制。
精准帮扶:技术与理念的下沉
在教育一线,一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改变正在发生。教育领域专家、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曾爱莉认为,提高当地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首先要从“试图给学生讲授知识”转变到“体会学生的真实感受”。
“首先要种下一颗种子,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曾爱莉通过一堂示范课,给当地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授课模式。这堂课不再围绕心理知识讲授,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活动体验和真实表达,教会学生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
这一理念的转变也体现在物理空间上。曾爱莉建议将学校内的“心理咨询室”更名为“阳光社团”,“不是诊断学生有什么病,而是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位当地校长深受启发:“我之前都没有想过命名方面的问题。”对于礼县而言,专家带来的是方法,更是方向的指引。
在礼县人民医院,医疗领域专家的指导细致入微。在重症医学科,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虹一边查房,一边与科室主任交流:“设备的配备情况怎么样?人员培训能跟上吗?”她向当地的医护人员发出邀请:“欢迎你们分批到我们医院来进修。”
另一边,甘肃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小军向当地医生强调医疗设备调试的重要性:“呼吸机就像一扇关上的门,得用合适的力气推开。调合适了能救人,调不合适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
“我们通过带教查房、专题讲座、病例讨论和义诊,落实医疗技术的下沉。”王小军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到基层,实现人才赋能发展。
在肉牛养殖场,农业领域专家的指导涉及细节。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赵生国看到露天的牛饮水桶后,向养殖场负责人提出了建议:“你给桶加个水浮子,就能自动放水,牛喝的水更干净,人也轻松。”
查看饲料后,赵生国指出怀孕母牛有营养不足的风险,并当场为养殖户算了一笔经济账:“你调整一下饲料比例,算下来成本差不多,但营养更全。”
实地考察过后,为更好解决养殖户遇到的问题,专家和他们展开面对面的座谈。
“我散养的牛不健康,生下的牛犊弱,怎么办?”一位养牛户提出问题。
赵生国用生动的语言解答:“就像人吃得好了身体就好,牛也要让它吃好。你的牛大概率放养的时候吃的营养不够,回来后要补喂精饲料。”他还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AI技术,根据农户现有饲料生成科学配方。
对于肉牛产业的未来发展,赵生国提出了“从卖牛变为卖牛肉”的发展思路,认为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长效机制:为持久发展培育人才
“陇原人才基层行”活动的一大特点在于采用“菜单式”送培的形式,由当地提出需求,省委组织部对接相关专业人才。
礼县教育局工作人员董海涛介绍,此次教育领域的帮扶重点锁定在思政、心理健康等科目,希望借助专家的力量为全县教育较为薄弱的领域提供帮助。
“大思政课建设是礼县教育领域面临的难点。我们在思政课建设这一块缺乏经验,专家来之后通过上课、听评课以及调研座谈,给我们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董海涛说。
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另一个薄弱领域。礼县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兼职教师如何做好心理健康工作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地心理教师赵芳琳说,她收获的不仅是“用量表引导孩子表达情绪”的具体方法,更有专家推荐的书籍与持续学习的指引。
高质量帮扶是培育县域人才的有力举措。在历次活动中,省委组织部立足各县发展现状和短板,坚持把解决发展难题、提升人才能力水平作为突破重点,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打通了优质人才资源共享的“快速路”和各领域人才交流的“连心桥”,全方位助力人才振兴。
活动的目的,还在于建立起一套持久有效的帮扶机制。
“我们这个活动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韩庆彦在此次活动即将结束时说。
在几天的活动中,农业专家们留下了个人联系方式,以便之后继续沟通。同时,韩庆彦向农户们介绍了甘肃省“三农”热线12316,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免费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
“我现在还能接到以前去过的地方的农户打给我的电话,咨询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韩庆彦说,有时候还会接到农户关于中药材种植的询问,虽然这不是他的专业领域,也会帮助农户联系中药材专家解决问题。
立体化、网络化的帮扶体系逐渐形成。韩庆彦介绍说:“农户养的牲畜如果遇到现场无法诊断的病情,接到我们的检测中心做一个化验就搞明白了,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长效的机制。”
这些举措充分体现出高质量帮扶是培育人才的有力支撑,用好用活帮扶资源,大力培育本土人才,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展望未来:让帮扶持续在线
今年以来,“陇原人才基层行”活动已走过4个县区。省内外教育、医疗、农业、文旅、电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师带徒“一对一”指导、教育公开课、医疗教学查房、交流研讨等方式,不遗余力为各县本土人才分享成功案例、传授先进技术、传播管理理念、交流经验做法,精准“把脉”、开具“良方”,为当地从业人员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更多实用的方法和技术,有效提升了基层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
针对各县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专家从解决难题、提升质效入手,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为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省委组织部将强化成果转化应用,建立“陇原人才基层行”成果转化跟踪机制,定期对结对帮扶、观摩学习、教研活动等成果进行总结评估,提炼优秀经验和典型案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确保帮扶落地见效。
省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将持续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高质量推进各领域事业发展。“例如,在医疗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支持骨干进修学习,建立县级医院与上级专家稳定的线上沟通和远程会诊机制。在教育领域建立常态化沟通平台,定期组织结对学校与名校名师、名校长开展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分批次组织教师到名校开展跟岗实践,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未来,活动还将拓展现场讲座、技术指导、线上咨询、远程诊断等多种服务形式,建立专家在线答疑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专家与需求单位随时沟通,让帮扶从短暂的交流延伸为长久的合作。
- 2025-10-21多措并举 甘肃省各地筑牢温暖过冬防线
- 2025-09-15甘肃省五年资助30136名困难家庭学子圆梦
- 2025-08-20甘肃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2025-08-19计划开发岗位5.4万个 甘肃省多措并举做好岗位挖潜扩容工作
 
                 西北角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