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金秋“甜蜜果”蹚出致富路

金秋时节,陇东大地瓜果飘香。走进甘肃省崇信县柏树镇,塬上连片苹果园里枝叶葳蕤,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熟练地为苹果摘除保护袋,粉白泛红的果实在阳光下渐露真容,清新果香随风弥漫。尽管额头渗着汗珠,果农们脸上却笑意盈盈,丰收的喜悦在果园里处处洋溢。
“我种了不到十亩果园,早熟果已经卖完,剩下的也全被预订了!今年亩产大概4000斤,算下来每亩能收入12000元!”信家庄村果农信沈成贵一边麻利地忙活,一边笑着算起丰收账。他话语里的踏实与期待,正是崇信县近年来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
果农的信心,源于当地对产业短板的精准破解。过去,部分果园因管理粗放、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效益始终上不去。为此,崇信县聚焦问题症结,严格落实“一园一策、一树一案”,为每片果园量身定制提升方案,还创新建立“乡级扶持、村级调度、干部指导、农户落实”的四级联动机制,层层压实责任。
“我们始终盯着果园提质增效的目标,不仅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还帮果农安装驱鸟器等管护设备。现在全村挂果园长势喜人,农户正忙着取袋,后续我们会全力对接客商,帮大家把果子卖个好价钱。”信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小虎介绍道。分类施策、靶向整改之下,曾经产量低、效益差的“薄弱园”纷纷焕发新生,成了果农稳产增收的“希望田”。
在崇信县黄寨镇建崇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园内,矮化密植示范园里又是一番丰收景象。整齐排列的果树间,秦脆、短枝富士、维纳斯黄金等新品种苹果挤挤挨挨,有的已染上诱人红晕,预示着今年的好收成。

“我们村现有150亩果园,这几年持续推进‘乔改矮’改造和品种更新,引进了五类七个新品种。今年挂果约30万斤,预计收入能达50万元!”负责人马向荣说。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当地苹果产业不仅实现了节本增效,更迎来了品质与售价的“双提升”,为老产业蹚出了升级新路径。
今年以来,崇信县紧扣“保基础、稳主体、促效益”发展方向,通过资金扶持强保障、技术赋能提水平、精准施策补短板三重发力,全方位激活苹果产业发展活力。从柏树镇的精细化管护到黄寨镇的品种改良,崇信苹果产业正稳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如今,一颗颗红润饱满的苹果,不仅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更成了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柱。随着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崇信苹果”这块金字招牌正被越擦越亮,为这片黄土高原上的乡村,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与希望。
通讯员 朱双双 图/文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西北角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