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站高位 出新招 兰州高新区打造四大产业集群 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能

2025-10-21 08:52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海默科技工人在作业中

  生物医药产业跻身全国50强,智能制造产业领跑全球,新材料产业打破技术垄断,数字经济产业全链条发展……兰州高新区作为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载体,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为首位产业,智能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批“明星企业”和“拳头产品”在全国市场中脱颖而出,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生物医药产业:

  跻身全国50强,集群效应凸显

  生物医药是兰州高新区聚力发展的首位产业。目前,该区已集聚相关企业210余家,全产业营业收入近240亿元,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50强。

  在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作为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陇神戎发拥有5个全国独家产品,其中元胡止痛滴丸、宣肺止嗽合剂更是陇药中的大品种、大品牌,年销售额分别接近3亿元和7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亿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陇神戎发坚持聚焦主业,依托主打产品的核心优势和良好的市场表现,延续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不断为强省会行动注入新动能。

  在人用疫苗与血液制品领域,兰州高新区企业同样发展迅速。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口服三价轮状病毒疫苗、A+C群脑膜炎疫苗等三大产品年产值达13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0%;国药集团兰州生物的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年产值达23亿元。兽用疫苗方面,中农威特与中牧股份研发的口蹄疫疫苗占据全国60%市场份额,两类病毒样颗粒疫苗获批国家一类新兽药。

  智能制造产业:

  专精特新,技术领先

  兰州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汇聚了一批名企,包括海默科技、耐驰泵业、兰州真空设备等5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涵盖深海石油计量装备、高端螺杆泵、空间真空装备等,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年产值突破70亿元。

  去年,海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水下多相流量计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难题,为我国深海经济建设添砖加瓦,也成为甘肃省水下石油装备制造的一张新名片。该公司董事长杜勤杰表示,海默科技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深耕油气装备高端制造,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第二增长曲线。“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智造’标杆企业,为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新材料产业:

  自主突破,实现进口替代

  据介绍,兰州高新区已集聚新材料企业40多家,年产值近100亿元。在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记忆合金、金属纳米功能材料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国际领先成果,国产替代步伐持续加快。

  位于兰州高新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兰州中科聚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去年产值达上千万元。该公司专注于高端工程塑料、橡胶复合材料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已在多个重点行业成功应用。目前,占地3000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已启动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产能,满足国家重点行业对特殊聚合物产品的需求。

  除了中科聚润外,兰州高新区内多家企业也为新材料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记忆合金内固定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的高纯金属材料,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优质原材料支撑,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实现自主可控。

  数字经济产业:

  生态成型,赋能转型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创新示范平台3家……近年来,兰州高新区集聚了中电万维、甘肃紫光、万桥信息、浪潮云计算等260家企业,软件信息企业数量占全省70%,年营收突破60亿元。在量子通信、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了全链条生态,有力推动全省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耕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治理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量子信息技术研发,筑牢信息安全屏障;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万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则在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陈梦圆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