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寻宝成为写给兰州的一首散文诗……

“牛肉面加蛋”分享的文创收藏

手工爱好者“07”在城市角落藏下自己制作的冰箱贴

兰大研究生学习设计的“失物招领艺术部”城市行为艺术展吸引市民驻足
从一份藏匿在街角的礼物,到一场混入日常的“失物招领艺术展”——年轻一代正以温柔而诗意的方式,唤醒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当95后灯光设计师“牛肉面加蛋”(网名)、90后手工爱好者“07”、兰大研究生用一场场“城市寻宝”,将平凡街巷变成惊喜剧场,在钢筋水泥间种下浪漫与哲思,他们也写下了一首首让城市变回游乐场的散文诗。
寻一场艺术
开启一次与日常的哲学对话
一只香蕉被高高地贴在通往卫生间的门上,一只复古烟斗叼在服装女模特的嘴边,一个流动的时钟瘫在玻璃围栏上,一只矮脚板凳混进了餐厅门前排队等候座椅的队列里……上个周末逛街的时候,你有没有惊奇地发现,在吾悦广场的角落里“混”进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艺术?
这不是恶作剧,而是一场名为“失物招领艺术部”的城市行为艺术展,由兰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靳淑媛、贾二丹、贾慧共同发起。她们将达利的“时钟”、卡特兰的“香蕉”、马格里特的“烟斗”等经典艺术符号,以“隐藏彩蛋”的方式植入公共空间,邀请市民在逛街中“偶遇艺术”。
“我们想问:当艺术不再被框在美术馆、博物馆里,而是突然出现在你去卫生间的路上、你等待就餐的队列里,它还是艺术吗?”今年,三位女生参加了甘肃省高校“创新之星”项目,这场小型展览也是她们项目研究的一部分。项目主持人靳淑媛说,“‘城市寻宝’,是我们对‘哲学思想图像化’的一次实践。我们把‘高冷’的哲学命题,变成一场可参与、可触摸的游戏。”
参与者只需在商场内找到3个及以上艺术元素并拍照打卡,即可兑换兰大文创纪念品。活动首日,就有超过200人参与,社交媒体上相关笔记阅读量突破5000。
“我本来只是来逛街的,结果被一只香蕉‘绊住’了脚步。”市民杨女士笑着说,“拍完照查资料才知道,这原来是当代艺术的梗。原来艺术也可以这么好玩。”
这场“藏”在日常里的艺术展,不仅让年轻人积极寻找,也让不少老人和孩子停下脚步讨论:“那个钟为什么是瘫软的?”“香蕉贴在墙上真的能算艺术品吗?”——这些问题,正是项目团队最希望看到的“思维涟漪”。
藏一份心意
写一首让城市变回游乐场的散文诗
“牛肉面加蛋”第一次在小红书发布“挑战在兰州藏100份礼物”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没想到,这份源于热爱的“城市实验”,会迅速点燃大家的参与热情。
“最初是看到外地有博主做城市藏宝互动,分享自己藏在街角的小礼物,有人找到后会发反馈,那种‘双向奔赴’的感觉特别打动我。”从今年3月起,他开始将自己旅行中淘来的文创、手办、偶像应援物、香薰礼盒、纪念币等,悄悄藏在兰州各大商场、高校、文创园区的角落——一个故宫博物院的锦绣云肩冰箱贴藏进兰州万象城的草坪里,一个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金饭碗冰箱贴藏在兰州火车站广场的花坛里,一件球服和偶像应援物藏在兰大体育馆的角落里……
“没想到有一次藏宝,不到五分钟就被找到了。” “牛肉面加蛋”提起被关注、被回应的那一刻时仍很开心。随着藏宝次数增多,他的粉丝群从一个扩展到五个,参与讨论和寻宝的年轻人超过2000人,有人甚至顺着小红书的笔记专程来这座城市“打卡”。如今,“牛肉面加蛋”已超额完成100期目标,但他决定继续下去。他在社交媒体为他的“城市寻宝”目标留下一句签名,这也是他想收获的意义:“写一首让城市变回游乐场的散文诗。”
与“牛肉面加蛋”的浩荡声势不同,90后女生“07”是一名热爱手工的插画追梦人,正一步步向职业插画师的身份靠近。前不久,她将自己亲手绘制、精心制作的石塑粘土冰箱贴,悄悄藏进城关一家商场雕塑的门角缝隙里。一天之内,她就收到了第一条寻宝反馈:“找到了!好可爱!谢谢你。”
一枚小小的手作冰箱贴,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她与城市之间一次私密而温柔的约定。她说:“这些作品原本只是我书桌上的独白,现在却成了街头巷尾的共鸣,分享成就很开心。”这场小试牛刀的尝试,让她更深刻感受到创作与坚守热爱的意义。
在“城市寻宝”中收获回应的博主们,更自觉地担当起了兰州的“城市推介官”。他们将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期待具象为可触摸的惊喜,用温柔的方式告诉世界:兰州,有诗意流淌在日常生活的缝隙里。
本报首席记者 赵文瑞 文/图
- 2025-10-21兰州市部署医保基金专项整治“百日行动”
- 2025-10-20团市委开展青年学子入企探岗活动
- 2025-10-20皋兰县黑石镇持续强化诚信建设
- 2025-10-20兰州市十运会六大赛事同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