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酒泉

非凡“十四五”系列报道之一|酒泉市“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2025-10-15 08:50 来源:酒泉日报

  非凡“十四五”系列报道之一

  实力更强 家底更厚 成绩单亮眼

  ——酒泉市“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开栏的话:

  “十四五”收官在即,为展现五年来酒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实践经验,酒泉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记录前行足迹,解读奋进密码,全景式呈现酒泉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十四五”以来,积极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贯通培育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酒泉市工业增加值从2021年的296.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3%。

  深秋时节,在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声中,一栋栋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快速推进的项目激战正酣,酒泉市工业经济划出了一道强劲有力的上行线,酒泉大地处处充满发展的信心与期盼。

  五年,是一个时间刻度,也是一次发展跨越的历程。

  这五年,酒泉市坚决扛起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责任,凝聚全市之力抓工业拼经济。“十四五”期间,预计全市规上工业年均增长11%以上,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工业增加值达398.3亿元,预计“十四五”末总量达435亿元,占GDP比重稳定在39%。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突破100亿元,达120亿元以上。

  强化统筹 工业经济向上向好

  “十四五”期间,酒泉市坚持“大运行、大协调、大保障、大服务”工作理念,“政策+机制+清单”构建多层次运行监测体系,持续推进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联、“六必访”和“日监测、周调度、旬预警”定期调度及红、黄、蓝分类指导调度、“一企一卡”规上企业运行台账等工作机制,坚持定期召开运行调度会、分析研判会、复工复产推进会等,及时深入重点园区和企业,掌握突出问题,精准调度项目进度,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有进。酒泉市工业增加值从2021年的296.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3%,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39%左右。预计“十四五”末,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石油行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19年初的56%下降至30.3%,现代化工从2019年初的零基础到2024年的11.8%,有效改变了“一油独大”的局面。新能源行业占规上工业比重不断增加,2024年占比达32.5%,其中电力行业占22.3%、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占10.2%,新能源产业从只有发电企业到新能源装备制造迎头赶上。

  系统推进 产业集群更强更优

  这五年,酒泉市一以贯之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贯通培育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聚力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让风电产业链整体实现本地化生产。酒泉经开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光伏装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链逐步贯通,不同技术路线的储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全省首个氢能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光热装备、智慧电网装备产业破冰发展,新能源装备集群获评甘肃先进制造业集群。

  不断推动化工产业向“精”延展,以绿色低碳为主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石油化工转型升级,扩大煤化工产业规模,延长精细化工产业链条,完善化工新材料产业形态,补齐基础化工原料短板,强化绿电化工耦合发展,全力服务巨化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酒泉市引进化工项目200个以上,建成投产115个,在建42个,培育规上化工企业72户,玉门市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着力提升矿产品加工产业质效,坚持不懈激活现有资源、提高发展质量、扩大持续增量,推进煤炭、有色、黑色、非金属及建材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迅速壮大,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2021年至2024年,矿产品加工业分别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41.7亿元、318.6亿元、340.4亿元和367.4亿元,2025年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80亿元。

  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向,突出高端引领、数智赋能、绿色支撑,深入实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2021年至2024年,推动100多个“三化改造”项目建设,促进石化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煤炭建材等重点产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工艺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立足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定位,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初显成效。以酒泉特色道地药材为主体,依托祁连山药业等制药企业和化工园区医药中间体企业,打造“原料+制剂”的行业领军企业。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重点领域,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基本形成先进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石墨烯材料等特色鲜明、引领带动作用强的新材料产业链。

  积极发展未来产业,探索应用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5G全连接工厂等发展。‌加快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动算力与电力一体化发展,加速培育智能算力服务产业。深化规划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招引低空保障综合服务企业,构建“低空经济”产业链,打造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为主的低空经济产业园。

  突出创新引领 科产融合走深走实

  这五年,酒泉市深入推进“点—链—面”结合的产业创新载体建设,优化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流程,引导更多企业建设各类研发载体。研究制定新技术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制定新技术新产品评价体系,加大“三首一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

  加强制造业人才培育,以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业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等培育为抓手,打造高质量产业科技人才队伍,为工业企业418名人员申办“高层次人才就医服务保障卡”,营造人才在酒发展良好环境,壮大企业中坚骨干力量。

  强化科技平台培育,酒泉市累计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省级行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家。认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6户,省级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9户和省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2个。

  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认真落实强工业行动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能力行动计划,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关键领域,制定《酒泉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形成“省级示范+市级梯队”培育体系,为工业产品提档升级夯实基础。玉门油田老君庙矿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工业遗产,玉门油田成功创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工业文化专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试点示范基地”。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站在新的起点上,酒泉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贯彻落实行业稳增长工作要求,挖掘增长潜力,深化助企解难、政策落地、动能培育、要素保障等工作,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酒泉实践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