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兰州新区 “流量”变“留量”

2025-10-07 08:4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兰州新区 “流量”变“留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国庆与中秋“双节”相拥,兰州新区的文旅版图上热潮涌动。从“飞天丝绸”般的网红机场到炊烟袅袅的乡村田园,从璀璨绽放的非遗铁花到暖意融融的古海温泉,丰富多元的文旅产品、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与诚意满满的优惠举措,正将八方游客的“打卡热情”转化为驻足流连的“深度消费”,让假日经济的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尽情迸发。

  傍晚时分,夕阳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镀上金边,在这座形似“飞天丝绸”的建筑前,举着相机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少人将机场当作了旅行的第一站。

  “塔台和夕阳同框太出片了,还没进景区就先收获了一组‘大片’!”来自陕西的游客李女士一边调整拍摄角度,一边兴奋地说。

  交通枢纽的“网红效应”成为兰州新区导入客流的强劲引擎,为“双节”文旅市场拉开热闹序幕。

  生态与康养体验为游客的“双节”出行增添了一抹惬意。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内,芦苇随风摇曳,水鸟在湖面嬉戏。亲子骑行道上,家长带着孩子缓缓骑行,不时停下观察路边的植物。观鸟台上,孩子们透过望远镜寻找水鸟的踪迹,自然教育在不经意间“活”了起来。“在这里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亲近自然,很有意义。”带着儿子游玩的王先生说。

  敦湖温泉的古海富硒汤池边,热气氤氲。双人特惠票、住宿套餐立减等优惠,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放松,在秋风中享受温暖的康养时光;在秦东生态农场的鹿岛互动区,孩子们拿着饲料投喂小鹿,笑声清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采摘大棚里,红彤彤的圣女果、翠绿的黄瓜挂满枝头,游客提着篮子尽情挑选;百年奥特莱斯的折扣促销,也让喜欢购物的游客收获满满……

  鲜花是“双节”里传递心意的最佳载体。走进兰州新区花卉交易中心,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长寿海棠、兰花、蝴蝶兰等花卉摆满展台,艾莎、洛神、弗洛伊德等品种的玫瑰花,因花型饱满、色彩艳丽,成了顾客的“心头好”。

  “前三天营业额突破38万元,接待客户6500余人!”工作人员杨兰秦一边快速整理着刚下单的花束,一边向记者介绍。为贴合“双节”主题,交易中心特别推出“锦绣中华”国庆主题花束与“月满团圆”中秋主题花束,将家国情怀与节日祝福融入花艺设计。

  “双节”期间,史喇口乡村旅游区推出“月满中川迎双节、家国同心共欢庆”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将文化体验、民俗展示、美食品鉴融为一体。

  走进史喇口非遗体验馆,几位游客正跟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香包制作,穿针、引线、塞棉絮……看似简单的步骤,却让大家屏息凝神。

  “第一次做香包,还能把‘节日记忆’带回家,这种体验比单纯观光有意思多了!”来自兰州的张先生拿着刚做好的中秋主题香包,兴奋地向同伴展示。

  14号院的游艺艺术部落同样热闹,哪吒石板拓印、活字印刷体验项目前排起长队,孩子们拿着自己拓印的哪吒图案,脸上满是成就感;漂漆体验区里,游客亲手制作的漆扇,每一把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纹路,成为专属的“双节”纪念。

  秦东生态农场整合了采摘、露营、马术等八大体验场景,成了亲子游、家庭游的热门之选。采摘大棚里,游客穿梭其间,挑选着新鲜果蔬;露营区的草坪上,家长们支起烤架、煮起热茶,孩子们在帐篷间追逐打闹,偶尔停下看一眼远处的马术表演,欢声笑语洒满整个农场。

  全域文旅矩阵的多点开花,更让游客的脚步慢了下来。

  夜幕降临,中川小镇里非遗打铁花艺人将炽热的铁水化作千点星火在夜空绽放,篝火晚会随之开启,大人小孩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响。

  从网红地标到乡村田园,从非遗体验到生态康养,这个假期,兰州新区不仅收获了满满的“流量”,更通过优质的服务与体验,将“流量”切实转化为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发展的“留量”,书写着假日经济的精彩答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