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甘快看】历史可感 精神永存——甘肃举行大型思政公开课《永远不会忘记》

2025-10-06 19:44 来源:光明日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兰州的中山桥,原本是红色的,为何会变成今天银灰色的模样?”

  9月28日下午,兰州一中图书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堂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委教育工委联合主办的大型思政公开课《永远不会忘记》开讲,将现场师生带入抗战岁月。

  课程围绕“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主题,以一个个翔实可感的具体案例、一组组触目惊心的历史数据,生动讲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和甘肃作为“两点一存”革命圣地和抗战大后方的重要贡献。

  课堂借助影像资料与情景演绎,打造了一场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沉浸式体验:为了躲避敌机轰炸,土红色的中山桥被涂改为银灰色,为抗战物资的运输提供了保障;八路军恪守《树叶训令》,不与百姓争食;41.8万余名陇原儿女奔赴前线的数据也在屏幕上出现。

  “我们纪念,是要为英烈献上最崇高的礼赞;是要铭记民族危亡时刻,每个生命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具象回答;是要用过往告诉未来,用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跨越一切艰难险阻,续写英雄们未尽的征途。”讲台上,老师深情而激昂的讲述,叩击着每一位同学的心扉。

  课程的精巧构思同样体现在叙事主线的串联上。从车牌号为“1945”的空阅兵车,到胸前挂满勋章的百岁老兵颤抖着敬礼,再到“东风-5C”洲际战略核导弹所象征的强国底气……这些跨越时空的片段,被“永远不会忘记”的主题自然串联,成为讲述抗战历史的索引。

  “现场没有人交头接耳,每个人都沉浸在历史中。”兰州一中高一四班学生蔡雨菲在课后感慨,“丰富的图片、视频和情景演绎,让历史成为可感可触的记忆。”

  感动,更催生了思考与担当。兰州一中高一三班学生董得说:“课堂上展现的国之重器令人热血沸腾!作为青年学子,吾辈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更要踔厉奋发、勇担时代重任。”

  这堂思政课,架起了一座从认知到认同、从情感到行动的桥梁。兰州一中高一年级部主任、物理教师张其君表示:“今天的思政课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铭记历史,强化责任担当。我们将持续把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用身边的故事与英雄的精神引领学生成长。”

  据了解,近期,这堂思政课还将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以“大屏+小屏”联动的方式,与甘肃省14个市州、兰州新区及49所高校的500余万名学生见面,让历史的记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本报记者 王冰雅 尚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