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假期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从自然景区到网红园区,从文化展馆到文艺演出,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到开园即火爆的游乐场……国庆、中秋长假首日,武威市各大景区人潮涌动,处处洋溢着活力与热情,假期文旅市场热力全开。
祝福伟大祖国
10月1日上午,武威河西都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第十七届凉州民间文艺大赛决赛精彩上演,大赛以“魅力民间风?活力新凉州”为主题,汇聚了16个经初赛、复赛筛选出的优秀民间文艺节目,为游客和市民带来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
演出现场,凉州木偶戏、半台戏、贤孝、攻鼓子等非遗项目轮番登场,尽显地方文化特色。木偶戏灵动鲜活,《二进宫》将秦腔木偶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凉州贤孝《夸甘肃》用质朴唱腔诉说陇原风情,凉州攻鼓子《马踏天》则以磅礴鼓点点燃全场热情。
“以前只是在手机上看到过这些特色演出,没想到今天在旅行过程中就能大饱眼福。”来自青海西宁的杨先生难掩兴奋,“在国庆假期举行这么好的演出,武威的文化惠民活动太贴心了,尤其是用凉州贤孝的表现形式表演《夸甘肃》,真的很不错。”
在武威文庙景区,一场由武威国之雅艺术培训中心的孩子们演出的“红旗飘飘”国庆主题音乐会同样吸睛,现场氛围感拉满。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在古筝等乐器伴奏下,孩子们手持国旗,神情专注,合唱了《爱我中华》《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16首歌曲,他们用纯净而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对伟大祖国的深切热爱与美好祝福。
孩子们的歌声迅速感染了现场氛围,众多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行列,景区现场汇聚成一片歌声的海洋,洋溢着热烈而温暖的爱国情怀。
体验悠久历史文化
“太震撼了,这里不仅有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还有这么壮观和完整的铜车马仪仗俑队列……”第一次到武威旅游的广西游客赵先生刚走进武威雷台景区,就被眼前的景致所吸引,在拍照的同时发出了这样的惊叹。
作为铜奔马出土地的武威雷台景区,始终是外地游客热门打卡地。这里不仅拥有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还保存了众多珍贵的汉代文物和历史遗迹。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参观铜车马仪仗俑队伍,感受金戈铁马的庄严肃穆,还能走进雷台汉墓,探秘古井内钱币被“放大”之谜,在汉文化陈列馆,了解铜奔马背后的传奇故事。
为了迎接国庆中秋假期游客高峰,武威雷台景区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优化景区游览路线,增加服务设施和工作人员,确保游客能有更好的游览体验。
距离武威城区约50公里的天梯山石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有“石窟鼻祖”之称。假期首日,这里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参观。
“进山的道路,路旁的民居,还有碧波荡漾的黄羊河水库,与石窟一起构成了秋日最美的风景。”来自岷县的游客王女士感慨道。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原本和家人自驾去酒泉,途中朋友给她推荐了天梯山石窟景区。于是她就从G30高速黄羊收费口下了高速,“这里的景色很独特,确实不虚此行。”
开业首日即火爆
没有武威南城门的庄重威严,也没有河西都会的宏大磅礴,国庆中秋长假第一天开业的凉州区塔儿湾欢乐世界却将假日的人气氛围推向了高潮。
“今天我们一家四口花了不到500元,就把四环过山车等游乐项目玩遍了,还欣赏了野人互动、杂技表演、活力舞蹈秀等演出。”武威市民蔡海告诉记者,放假前,儿子还缠着他要去外地坐过山车,没想到在家门口就体验到了。
记者从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获悉,截至10月1日下午4时,武威市共接待游客40.29万人次,同比增长35.84%,游客旅游花费2.032亿元,同比增长40.82%。假日首日,丰富的特色活动让各大景区开启“逛、吃、游、玩”旅游新模式,极大丰富了文旅产品市场供给,为旅游消费增添了新动能。假期首日,武威市“热力数据”与“温暖细节”并行,为假期文旅市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开篇。
- 2025-09-30武威市凉州区东关街整合多方力量 按下城市“美颜键”
- 2025-09-30武威城市公交有限公司对13路公交运力进行调整
- 2025-09-30天祝县安远镇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 2025-09-25网络“兴农人”助力凉州农特产品“出村进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