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酥饼香飘雷坛河 高琴芳夫妇二十年练就好手艺

2025-09-25 09:0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高琴芳的丈夫正在摆放酥饼

  凌晨3时,七里河区雷坛河便民交易市场的商铺大多还闭着门,高琴芳夫妇的酥饼铺却已亮起暖黄的灯。54岁的高琴芳指尖沾着面粉,正反复揉着面团,丈夫在一旁调试烤箱,两人没太多言语,但每一个动作都透着默契。擀皮、包馅、放进烤盘,行云流水的背后,是二十年的坚守。麦香混着纯菜籽油的香气从烤箱里漫出来,成了黎明前最治愈的烟火气。这一炉炉热乎的酥饼,陪着高琴芳的两个孩子走过从牙牙学语到成才立业的每一段路,藏着最朴素的生活力量。

  寒门少女打工学手艺

  高琴芳老家在阿干镇,丈夫来自榆中,两人都是地道农村人。她与酥饼的缘分,始于16岁那年的生计所迫。“当时家里条件差,早早出门打工挣钱。”回忆往昔,高琴芳仍记得当年走进阿干镇粮站时的场景。

  粮站里一位老师傅擅长做传统酥饼,每次师傅动手,高琴芳总忍不住凑到跟前:“看着面团在师傅手里变成层层酥脆的酥饼,还飘着特别香的味道,我就特别感兴趣。”这份好奇让她主动拜师,从最基础的和面学起。

  酥饼制作门道不少:和面讲究水温、水量,发面更是细致活,温度高了易发酸,低了发不起来,时间差一点,面就不筋道。年轻的高琴芳不怕苦累,师傅教一遍就牢记在心,下班后还会偷偷练习。擀皮追求厚薄均匀,包馅讲究把控分量,烘烤要紧盯火候保酥脆。靠着这份韧劲,她渐渐掌握了全套手艺,彼时没想到,这门手艺日后会成为家庭的“顶梁柱”。

  从开餐馆碰壁到做酥饼起步

  婚后,为改善生活,高琴芳和丈夫在西关十字开了家餐馆。本想多挣钱,现实却很残酷:“每天起早贪黑忙得脚不沾地,赚的钱却刚够维持开销,有时还亏本。”看着邻店红火,自己却一筹莫展,满心焦虑。

  儿子出生后,高琴芳在家休息了两年。看着怀里的孩子,她突然想起酥饼手艺,试探着跟丈夫提议:“要不转行做酥饼吧?手工酥饼大家肯定喜欢。”丈夫当即同意:“凭手艺吃饭,心里踏实。”

  夫妻俩开始筹备,最初的“铺面”在洪门子平房区的一个小角落,一张旧案板、一口简易烤箱和几个竹筐。“冬天冷得手伸不出来,和面时水沾手冻得生疼;夏天烤箱旁像蒸笼,满身是汗。” 高琴芳笑着说,但心里有盼头,再苦也不觉得难。

  即便条件艰苦,他们对酥饼品质毫不含糊:坚持纯发面,只用纯菜籽油,不添任何添加剂。高琴芳每天天不亮发面,丈夫准备馅料,分工默契。没想到,酥饼一推出就受到大家喜爱,老顾客评价“外皮酥脆掉渣,馅料咸香,有小时候的味道”。很快,不少人早早来买热酥饼,“一天能卖两三百个,攥着零钱,心里特别踏实。”

  扎根市场二十年成就老味道

  随着生意变好,小摊位满足不了需求。恰逢雷坛河便民交易市场建成,夫妻俩果断租下铺面搬了过去。新铺面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案板锃亮,烤箱整齐,墙上小黑板写着 “纯手工酥饼,2.5元/个”。搬到新址,他们仍坚守传统:纯发面、纯手工、纯菜籽油。“标准不能变,得让老顾客放心,新顾客尝到正宗味。”

  过硬品质和实惠价格,让他们收获“忠实粉丝”。老顾客跟着追到新市场,年轻人听长辈推荐专程来买:“我妈说这家最好吃,每次都让我多买些。”如今,夫妻俩每天用三袋面粉做600个酥饼,清晨出炉就被围抢,常常不到中午就卖完。

  面对大家的喜爱,他们始终初心不改:现做现卖,不卖隔夜酥饼,遇老人或行动不便者,主动装袋,偶尔多送一个:“都是街坊,互相帮忙应该的。”

  辛苦平凡育英才

  夫妻俩每天凌晨就起床忙碌,直到中午卖完最后一炉才歇息。但再累,他们也没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女儿已出嫁,儿子在西安一所军校读大三。说起孩子,高琴芳满脸骄傲:“供两个孩子上学不容易,学费生活费是大负担。”为让孩子安心读书,他们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孩子身上。“我们很少买新衣服,吃饭也简单。”但对孩子格外大方:书本文具不亏待,有益的学习活动再贵也支持。

  晚上,高琴芳再累也陪孩子写作业:“我文化不高,辅导不了孩子,但陪伴让他们知道爸妈的支持。”孩子写作业到凌晨1时,她就陪到凌晨;孩子累了抱怨,她就鼓励:“再坚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不用像爸妈这么辛苦。”最终,女儿考上大学找到稳定工作,儿子考上军校成准军人。“儿子每次打电话都让我们别太累,听到这话,所有辛苦都值了。”高琴芳说着眼眶泛红。

  如今二十年过去,日子好起来了,有人劝他们歇着享清福,高琴芳却摇头:“习惯了忙碌,闲下来不自在,而且老顾客还等着吃咱的酥饼呢!”凌晨灯光依旧,酥饼香味如常。高琴芳夫妇用二十年坚守,把小酥饼做成了家庭“顶梁柱”,也做成了温暖邻里的“老味道”。

  本报记者 桑杰才让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