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兰州新区创新诊疗模式 推进“一病五方”诊疗服务

2025-09-23 08:5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医生带领居民做健康操

  “缓慢抬起上胸与双腿,腰背离开垫子的幅度控制在5厘米-10厘米,每完成一次便稍作停顿……‘小燕飞’每天做3组,每组10次;五点支撑早晚各练习15分钟……”在上川镇卫生院的康复室里,67岁的刘小春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认真地做着“小燕飞”的动作。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她,如今不仅收到了医生的治疗处方,还得到了一份详细的“运动处方”。

  “每天坚持做这些动作,腰疼好多了,还能下地干活了!”刘小春笑容满面地说。在她手中的“一病五方”处方单上,治疗方、饮食方、运动方、心理方和疫苗接种方等内容一目了然。

  在兰州新区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柳顺溪正通过纸质处方勾选的方式,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健康指导。该中心推行健康教育融入诊疗服务全过程模式,创新实施“多病共管,一病五方”的服务方式。

  “我们不仅要治好患者当前的疾病,更要教会他们如何预防和管理健康问题。”新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晁志财表示,通过入院宣教、床旁教育和出院指导的全流程健康干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提升,就医获得感显著增强。

  上川镇卫生院针对农村老年人多的特点,将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方法融入健康教育处方。“这些锻炼方法简单易学,很适合老年人。”该卫生院院长薛兴军介绍,“我们不仅教动作,还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这张纸比儿女叮嘱还管用!”在新区栖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岁的苟三秀拿着健康教育处方笑着说。她的血压曾经控制不理想,在薛永江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处方指导下,三个月后血压已趋于稳定。

  该中心已推出10类健康教育处方,重点服务慢病群众251人。处方内容既包括疾病症状、危险因素等专业知识,也有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炒菜用盐不超过5克等具体生活指导。

  “健康教育处方不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我们对居民健康的承诺。”栖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曾云燕表示,他们正努力让处方成为居民的“健康小闹钟”“饮食参谋”和“信心伙伴”。

  自2024年11月以来,我省统筹推进健康教育处方电子化推广应用工作以来,这一张张小处方正在悄然改变着老百姓的健康观念,推动着医疗卫生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深刻转变。

  今年7月,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推出“电子健康教育处方”服务,实现了健康教育从纸质到电子化的跨越。医院将61种健康教育处方嵌入信息系统,覆盖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系统可以自动抓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医生再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复选框自选和文字输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该院信息科工作人员张新演示了电子处方的开具过程: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的同时,可以同步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系统自动生成处方并支持一键打印。

  截至9月17日,该院已累计开具电子健康教育处方839份。作为兰州新区医共体牵头医院,正在推广并逐步实现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同步应用电子化健康教育处方系统,让更多的城乡居民享受到同质化的健康指导服务。

  本报记者 周靖博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