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张掖

【祁连山下是我家】甘州区乌江镇以“民生清单”兑现群众“幸福账单”

2025-09-10 17:53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融媒讯(通讯员 张建贤)走进甘州区乌江镇,不仅能看到湿地旁摇曳的芦苇、彩色稻田铺展的画卷,更能触摸到一份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低保老人紧握帮扶干部的手连声道谢,新铺设的村道上太阳能路灯静静守护晚归的村民……今年以来,甘州区乌江镇将“民生”二字刻在心头、落在实处,让和美乡村的底色更暖、成色更足。

  兜底保障,让困难群众生活有尊严

  “每月低保金按时到账,看病还能报销,心里踏实多了!”许多受益群众道出心声。

  今年以来,乌江镇依托“甘肃一键申报”系统动态监测困难群体,实时监测困难群众收入及“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确保早发现、早干预,让帮扶政策精准滴灌,高效受理核查“一键申贫”申请,为70余户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的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动态调整保障对象,做到“应救尽救”,跑出救助帮扶加速度,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困境儿童“应助尽助”,力争实现兜底保障全覆盖。

  一老一少,托起朝夕美好时光

  在小湾村中林颐园养老服务中心,76岁的王奶奶拉着干部的手念叨:“卫生间装的防滑扶手,有些台阶旁边也修了坡道,政府连这些小事都替我们想到了。”

  该镇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为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居家养老服务,落实养老及护理补贴,并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安装扶手、防滑垫等设施,提升养老安全感与舒适度。针对困境儿童,精准保障基本生活,发放救助金,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及心理疏导活动,护航成长。此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结合节日开展文艺展演、阅读分享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乡村文明新风,用心守护“一老一小”民生福祉。

  安居安心,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在永丰村,刚搬进改造新房的群众指着雪白的墙面感慨:“以前土坯房漏风漏雨,土坯墙开了裂缝,有倒塌的风险,现在再不怕了。”

  坚守“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安全底线,该镇完成谢家湾村等6户重点对象的农房抗震改造,并通过“区抽查、镇巡查、村排查”三级联动机制,拆除危旧房屋38院,新建安全住房20院。饮水安全方面,全力推进河西水厂(乌江段)改造工程,已完成镇域18公里主管道施工,村级管网改造覆盖7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助力更多村民早日用上稳定、干净的自来水。平安建设方面,在事故易发路段安装减速带、警示灯,开展交通宣传与劝导活动,查处违法行为,组织消防和自建房等专项检查20余次,整改安全隐患,切实保证群众日常安全。

  和谐善治,解开百姓心头千千结

  “多亏司法所的同志上门,和邻居的地界纠纷三天就解决了!”乌江村村民老赵的满意,源于推广的“四级七天”调解法。

  今年以来,乌江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通过分级分层调处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3件,切实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持续深化法治建设,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电诈等重点内容开展普法宣传,同步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整改不规范问题600余项,有效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移风易俗工作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发放倡议书1100余份,深入开展高额彩礼治理、文明祭祀宣传等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乡村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从彩色稻田的壮美到新居升腾的炊烟,从低保户手中的保障金到养老院里的欢声笑语,乌江镇正将“始终把‘民之关切’作为‘行之所向’”的承诺,化作安全饮水流入千家万户,化作养老补贴递进老人掌心,化作调解员奔波田间的身影。

  点滴关怀,织密民生保障网,温情行动,绘就和美新图景。弱水泉乡正以实实在在的改变,诠释着“甘州城北水云乡”的幸福真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