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重走西北角】从童声到银发:杨家岭上的精神接力

2025-07-14 17:46 来源:中国甘肃网

  7月8日下午,采访团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旧址”的碑石率先映入眼帘,红黄两色的字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透着时光的分量。这里,是延安时期中共中央的驻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在这里,中共七大胜利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相继开展,为抗战胜利和革命胜利奠定基础。中共七大那段波澜壮阔的往事,就藏在旧址里那带着岁月痕迹的建筑与文物中,它们默默载着记忆、历史与精神,让杨家岭的魂儿,悄悄住进每个来访者心里。

“延安革命旧址”的碑石 陈文馨/摄

  童声里的红色初遇

  “妈妈,这个大房子是干什么的呀?”8岁的小林问。她妈妈指了指墙上的历史照片说:“这是当年开重要会议的地方,好多决定就是在这里定下来的。”一旁的记者也补充道:“当年中共七大就是在这里开的,那可是一次特别关键的会议,为后来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小林点点头,攥着手里的自助讲解仪认真听起来,一字一句地念给身边的父母听。其实爸妈手里也都握着讲解仪,她却像个小老师般格外投入。记者忍不住问她:“爸爸妈妈自己也能听,你为什么还要再讲一遍呀?”小林认真地说:“妈妈说这里的事特别重要,我讲一遍,就能记住更多。等回去,我还想讲给我的好朋友听。”童声虽稚嫩,却已显露出对历史记忆的珍视,这份主动传承的意识,恰是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悄然生长的模样。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陈文馨/摄

  “每天都有好多孩子来,有的指着故居里展示的旧书问‘这些书都讲了什么呀’,有的盯着墙上的老照片说‘这是以前开会的样子吗’。别看他们小,这些画面会刻在心里,等长大了学历史,就会突然想起‘哦,我去过那里,见过那些书和照片呢’。”景区一位工作人员说。暑期带孩子来参观的家庭明显增多,旧址里的一砖一瓦,都成了最生动的“教材”。

参观旧址的孩子们 陈文馨/摄

  青年脚步里的精神触动

  在革命旧址的展厅里,26岁的小刘站在一面历史照片墙前,看得格外认真。记者走上前:“看这些老照片,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小刘说:“平时总觉得生活节奏太快,被工作推着跑,心里慌得很。但站在这儿看这些照片,看着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还能沉下心做那么大的事,突然就静下来了。好像那些浮躁被这里的气场压下去了,觉得现在遇到的难处,都不算什么了。”

展厅的老照片 陈文馨/摄

  小刘是利用假期来参观的,他一边看展品,一边在手机备忘录里记着什么。“来之前是抱着‘打卡’的心态吗?”记者又问。“说实话,是有点。”小刘很坦诚。他说:“但真站在这儿,看着他们在窑洞里油灯下琢磨国家前途,条件比现在难太多,那股子踏实劲儿让人有力量。”他点开手机备忘录给记者看,屏幕上写着:“奋斗不是喊口号,是在难的时候再撑一把。”

  “来之前就想随便走走,现在才懂,这里藏着的不只是故事,更是能让人沉下心的劲儿。这种力量,比任何说教都实在。”展厅里,不少年轻人和小刘一样,或对着展品拍照,或在留言本上写下感悟。他们大多不怎么说话,却看得格外仔细,仿佛在和历史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

  银发身影里的历史回响

  “你看这墙上的名字,都是当年为国家出力的人啊!”在刻有中共七大参会者名录的石碑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指着上面的名字,慢慢念叨着。看到旁边有年轻人在听,大爷笑着说:“这些事儿啊,得知道,不能忘了。”

银发参观者 陈文馨/摄

  “您觉得年轻人来这儿,最该记住什么?”记者问。大爷想了想,说:“记住现在的日子是怎么来的。我们那时候穷,吃不上饭,但现在你们能安安稳稳上班、上学,都是他们拼出来的。年轻人别怕吃苦,想想他们当年,再难的坎儿也能过去。”

  杨家岭能成为精神接力的纽带,正因为它从不是冷冰冰的旧址,而是充满温度的“活教材”。所以孩子们会举着讲解仪认真念叨,在“大房子”的故事里悄悄埋下“要记住”的种子;年轻人站在老照片前,在“艰苦中的坚持”里找到对抗挫折的勇气;老人们抚摸着石碑,在“不能忘的名字”里延续对历史的珍视。

  这座旧址就像一位无声的传递者,把过去的故事通过孩子们的复述、青年的记录、老人的絮语悄悄播撒。当小林把“大房子”背后的故事讲给同伴,当小刘把备忘录里的感悟分享给同事,当老人把石碑上的名字说给孙辈,那些关于初心与奋斗的记忆,便在这样的代代相传里,慢慢沉淀成不灭的火种,在时光里生生不息。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本科生陈文馨,崔藏壑,马钰芊,朱园茵;指导教师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