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三农

【甘快看】标准化管理润良田——探索灌区现代化治理的“景电方案”

2025-07-12 18:18 来源:新甘肃

视频:探索灌区现代化治理的“景电方案”。本文视频和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摄制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七月的景泰川,是一幅被阳光浸透的壮美画卷。

7月10日,甘肃省农村水利工作暨灌区标准化管理现场推进会在景泰县召开。全省水利系统代表齐聚一堂,现场观摩学习景电灌区标准化管理经验,共商新时代灌区高质量发展大计。

一路驱车前行,景电灌区道路两旁的田地里沉甸甸的麦穗低垂着头,在灼热的南风中沙沙作响;纵横交错的田埂间,碧绿的玉米地挺拔如林;一条条蜿蜒如龙的水渠在烈日下波光荡漾,汩汩清流顺着沟垄欢快奔涌。

景泰县境内的黄河。

2024年以来,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紧紧围绕省级水网建设规划,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多举措加强工程管理,景电灌区初步实现了“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规范、调度科学、工程安全、生态良好、人文魅力”的目标。

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坚持节水优先,落实“四水四定”,深化水权水价改革,建立水价形成、用水管理、工程管护与节水奖补“四项机制”,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102万亩。

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景电灌区水价由每立方米0.33元逐步增加到每立方米0.41元,年增加水费收入4800万元左右,景电工程维修养护、更新改造有了经费保障,渠道破损、设备老化、输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工程得以良性运行,保灌能力逐步提高。

景电二期总干渠一泵站出水池至2#渡槽间渠道。(景电标准化管理劳模示范段)

在甘肃农垦集团条山农场高标准农田基地,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景电灌区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围绕建立健全科学灌溉、用水计量、农业水价、节水市场、技术与服务等‘五项制度体系’,为灌区节水增效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制度保障。”

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与受益区政府建立节水联动机制,推行市、县、乡(镇)三级水资源目标管理,2024年渠系水利用率达92%,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09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坚持把标准化管理作为保障工程稳定发挥效益的重要手段,创新构建六级管护责任体系,围绕‘七水共治’,压实管护责任,强化示范引领,狠抓标准执行。”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副主任段彦斌介绍,截至目前,共472名渠站长履职上岗,累计巡查超6000人次,实现每一座泵站、每一条渠道、每一座建筑物都有人管护,为推动水利工程现代化治理提供了“景电方案”。

景电水灌溉的马铃薯。

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立足抗旱保供职责,科学制定供水计划,健全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确保农田应灌尽灌。2024年,景电工程提水5.96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50万亩/次;截至今年7月9日,景电工程提水3.15亿立方米,完成灌溉面积223万亩/次,充分发挥了抗旱保灌主力军作用。

聚焦改善水环境,景泰工程生态调水实现了新的跨越。2024年向民勤调水1.025亿立方米,百万亩灌区与60多万亩“三北”防护林连成一片,筑起阻隔两大沙漠合拢的绿色长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不断巩固,进一步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景电二期总干渠一泵站。

“我们将在项目建设和责任体系建设工作中持续发力,努力打造‘全国领先、西部一流’标杆型灌区,以景电之为全力推进灌区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段彦斌表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