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身边的风和光——甘肃开展零碳可移动离网型供电系统试点建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当轻风吹过你的秀发,阳光洒满你的阳台,你可曾想过,这身边的风和光里面蕴含着用之不竭的绿色电能?甚至,这司空见惯的风和光,还能够就地转化为可用的绿电?记者近日从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获悉,这家公司正展开零碳可移动离网型供电系统试点建设,要把身边的风光转化为可用的绿电。
啥是零碳可移动离网型供电系统?通俗地讲,在电力技术和设备支持下,你可以架设一套风力、光伏发电设施进行发电,且能够在离开大电网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用电需求。相当于建成了一个单独运行的绿色智慧配电网。由于全部是绿电,用电还实现了零碳排放。
这一试点,首先在甘南夏河牧区展开。
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电网服务事业部经理胡春江介绍,甘南牧区风光资源丰富,牧民用电特点具有流动性,具有这一试点的应用场景。
为此,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事业部、国网夏河县供电公司组成技术团队,于今年4月起深入牧区展开选点工作。
胡春江介绍,牧区供电有三个难啃的“硬骨头”。其一,牧民随季节转场,流动性强,固定电网难适配流动性需求;其二,高原地区日照时间虽长,但风力不稳定,单一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导致供电可靠性不足;其三,牧区单位供电成本远超平原地区。
为此,这个技术团队绘制出了破解难题的三维模型。
第一维是“多能互补”,建立“光伏+小型风机+储能”多能互补设施,可在极端天气下保障牧民点至少3天的用电需求;
第二维是“灵活组网”,采用“1主站+N子站”蜂窝状组网模式,为各站设备建立参数,建立微型风光集群运行控制系统,实现“1主站”与“N子站”绿电灵活互济,满足不同规模点全绿色用电需求;
第三维是“智能调控”,开发“智能配网+云平台负荷”调控系统,预留30%负荷扩展空间,满足企业畜牧加工、冷链物流等现代化生产用能需求。
“这不是简单的风光储。”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供电专家辛海燕说,“它可在环保与安全基础上实现全绿色用能,星空营地夜间照明、直播设备用电等需求,均被纳入负荷预测模型。”
“这只是个起点。”胡春江说,“2026年工程全部投运后,这里的绿电不仅要照亮帐篷,还要点亮冷链库、手工艺坊,我们正研究推广方案。”
- 2025-07-10兰州机场巴士多条线路今起优化调整
- 2025-07-10聚司法之力 护黄河安澜——甘肃法院多措并举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2025-07-103只红隼宝宝“落户”连古城保护区
- 2025-07-10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紫点杓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