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甘快看】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丨青春力量助力文物“复活”出圈

2025-06-09 22:52 来源:奔流新闻

【专题】青春华章 重走西北角

  原标题: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丨青春力量助力文物“复活”出圈

  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90后”修复师周蕊俯身于工作台前,用黏剂、陶泥、蜡片、颜料等对青铜鼎进行填补修复和上色……一尊残品青铜器在她手中“复活”。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丨青春力量助力文物出(41297740)-20250608230122.jpg

  在同一座博物馆的艺术生活馆,另一群年轻人正掀起文创风暴。以“90后”为主体的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用十年时间将文物符号转化为千余款产品,让沉睡的文物以鲜活姿态走入大众生活。  

  6月6日,“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甘肃省博物馆,感知甘肃文物火爆出圈背后的青春力量。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丨青春力量助力文物出(41297739)-20250608230120.jpg

  不久前结束的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的6名选手表现亮眼,周蕊斩获金属文物修复一等奖,王滋雨获得金属文物修复二等奖,刘丹荣获陶瓷文物修复二等奖,张艳杰获得陶瓷文物修复三等奖。此外,魏岳、伏妍亭获得先进个人。

  获奖不是偶然,这个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文物修复团队,以科技与匠心唤醒沉睡的历史。2024年末,团队成员刘丹申报的《武威出土汉代简牍多重价值挖掘及方法研究》获批省级人才青年项目,成为全省文博系统年度唯一入选课题。她的团队中,“90后”成员占比超过七成,从青铜锈色到绢帛纹路,从简牍文字到古籍墨香,甘肃省博物馆的青年修复师们以敬畏之心俯身“文物手术台”,让两千余件濒危文物重焕生机。

  修复师让文物重生,文创师让文物出圈。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丨青春力量助力文物出(41297741)-20250608230124.jpg

  2022年,一款“丑萌”的毛绒玩具“绿马”横扫社交平台。其原型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马踏飞燕)。文创师吴小宇告诉记者,青年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既深入研读文物历史,又融入现代审美。从“绿马”钥匙扣到立体积木拼图,铜奔马系列衍生品不断迭代,成为甘肃文旅的超级符号。

  2024年,团队再次破圈。借势“天水麻辣烫”美食热潮,他们推出“甘肃(不)土特产”系列文创:毛绒砂锅内摆放着香菇、白菜、定西土豆等“菜品”,工作人员现场为顾客“烹饪”,询问辣度、模拟翻炒,这种沉浸式互动引发年轻人追捧。十年间,他们开发文创产品2000余件,带动甘博文创收入跃升。 

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丨青春力量助力文物出(41297742)-20250608230126.jpg

  如今,甘肃省博物馆的修复工作台与文创设计室,青春力量正以指尖匠心修复千年文明,以奇思妙想激活文化基因。

  在这里,历史从未老去,它正与时代并肩奔跑。  

  文·图丨奔流新闻首席记者张鹏翔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