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强县域 促提升】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2025-05-19 08:31 来源:甘肃日报

  渭源县美丽的田园风光。 渭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俯瞰榆中县和美乡村。 榆中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郑倩红

  金塔县红柳洼光电产业园。 金塔县委宣传部供图

  成县青泥河滨河公园。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刘建军

  编者按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甘肃紧扣县域经济发展脉搏,依据各地实际,精准划分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生态功能型五大功能定位,立足资源禀赋,深挖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县域差异化发展。各县市区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持续激活县域产业发展动能,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如今,陇原大地处处呈现产业兴旺、民生殷实、生态秀美的动人景象。本报今日推出强县域专题报道,展现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强县域行动的生动实践,展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成效。敬请关注。

  榆中 多点发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今年一季度,榆中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增速位列兰州市三县五区第一,实现“开门红”。

  今年,榆中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市0.8个百分点,设施农业春耕备耕有序推进,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双增长”。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8.6%,高于全市11.5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4%。金川科技园6家企业以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5.4%的体量,累计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6.8个百分点。服务业运行平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6%,比去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

  一季度,榆中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比去年全年提高10.8个百分点。持续做好冶金灰尘综合利用、东城清洁智慧热源、年产300套风电塔筒3个新建项目的跟踪培育,待项目建成投产达到入库条件后及时上规入库。紧盯冶金灰尘综合利用、液态奶生产线提质增效技改建设等33个新建工业项目,持续做好跟踪推进,尽快形成有效投资,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同时,榆中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对接榆钢、金川科技园等重点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深入京兰水泥、华能热电、庄园乳业等12家支柱企业,及时掌握企业生产情况,确保企业满产增产。另外,组织召开建材企业与县域重点项目融通对接座谈会及一二三产龙头企业融通发展对接会,深挖产品市场需求潜力,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增加企业订单量,为县域经济内循环注入新动能。

  成县 多元发展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煜宇)成县紧盯工业主导型和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通过实施强县域行动,产业动能不断聚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大幅提升。今年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5.7%,比上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

  成县坚定不移抓产业促转型,工业升级和农业转型成效显著。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工业主导作用不断凸显。今年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围绕农业提级增效,发展核桃51万亩、蔬菜和中药材等产业22万亩,深入实施“十镇百村千户万头”生态养牛工程,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0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

  深化“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大力推行重点项目县级干部“全生命周期”包抓和“五个一”工作机制,打造“成县招商引资智慧平台”,精准制定9条产业链招商引资图谱和项目清单。今年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7.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4%。

  在做好民生福祉文章上,成县积极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推动城市空间扩容、功能升级,民生支出保持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8%,排名居陇南市第一。加强城市建设,优化功能,形成“一轴两翼五片区”城市发展格局。今年一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6.2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4元,同比增长7.5%。

  金塔 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董文龙)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广袤田野生机勃勃……去年以来,金塔县锚定“农业优先、工业主导”定位,改革创新、加压奋进,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0.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金塔县深入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创新采用“园区+公司”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拓宽招引渠道,推动落地实施。去年签约重点项目54个,落地转化12项,到位资金增长4.7倍。今年一季度,实施新续建项目14个,引进到位资金34.75亿元,同比增长194.74%。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金塔县今年计划实施120个重点投资项目,总投资5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6亿元。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亚轨道太空旅游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速落地。通过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全面保障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用工需求,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工业发展势头迅猛。金塔县优化工业集中区“一区多园”发展布局,布局建设核产业园、航天航空产业园,吸引各类资源加速汇聚,培育核及核关联、航天航空两个百亿级产业链,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全县规上工业连续3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

  农业领域亮点纷呈。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水盆子”建设,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推广“养殖+粮食+高效”模块农业和“夏粮秋菜”复种模式。全面试点推广大健康产业,推出12款健康生态农产品,优质蔬菜首次出口。去年一产增加值达到34.8亿元,占GDP比重33.3%。

  宁县 产业聚能成势 发展后劲十足

  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志鹏)随着新材料装备制造、低空经济以及煤气化工等产业聚能成势,宁县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去年,当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7%、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今年一季度,宁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7.7%。

  夏日,走进庆阳市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企业马力全开,各类设备高速运转。甘肃世宁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离心棉生产车间里,生产、打包、塑封等流程井然有序,各色包装的纤维棉通过传送带陆续运往储货区。

  离心棉主要用于实验室滤纸、生活用水滤芯等,也是真空保温板的首选材料,属于市场高端玻璃纤维棉产品。甘肃世宁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宁县2024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其实施的新型材料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一期已建成1万吨火焰棉生产线和1.5万吨离心棉生产线,二期、三期分别计划建设VIP型材生产线和玻璃纤维隔板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3亿元,可带动就业500人。

  在和盛工业集中区另一处,大庆九州维安科技有限公司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总投资逾4亿元,目前正在建设的是一期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无人机5000架、无人机核心组件8万套,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带动就业100多人。

  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宁县积极支持大庆九州维安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测试、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为民用、商业等领域提供智能化无人机解决方案。

  渭源 文旅深度融合 县域经济跃升

  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近年来,渭源县立足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坚持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型主导产业,以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陇上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为目标,以文旅深度融合撬动县域经济全面跃升。

  成功跻身“全国避暑旅游样本城市”“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列,全县文旅产业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采薇首阳山·爽游渭河源——红火渭源欢迎您”文化旅游品牌越擦越亮……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渭源县紧盯文旅产业集群百亿元目标,加快推动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着力构建“核心景区牵引+乡村旅游支撑+文化赋能”的发展格局。深入实施“文旅+”跨界工程,推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乡村、研学等领域和行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业态。近3年,共谋划文旅产业集群项目79项,总投资52.08亿元。2025年谋划文旅集群项目16个,总投资5.6亿元。

  与此同时,渭源县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聚力打好新型工业化“六大攻坚战”,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石。去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增速均居定西全市第一,工业经济呈现“量质齐升”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渭源县36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87亿元、同比增长37.6%,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甘谷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

  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安东)重大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产业园区内生产线高速运转……今年以来,甘谷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一季度,甘谷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14%,增速位居天水市第一。

  今年,甘谷县谋划实施各类项目197项,总投资275.45亿元,涵盖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推动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在冀城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年产20万台(套)空气源热泵生产项目,预计7月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带动当地300余人就业。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甘谷县养老服务中心正在抓紧建设,预计2026年底建成投运。

  甘谷县创新工作机制,全力破解项目推进难题,优化审批流程,落实“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等举措,统筹土地、用能等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同时,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投资、行业类专项资金5.97亿元。加快“十五五”规划项目谋划工作,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以及社会治理等领域储备重大项目415项,总投资规模超1300亿元。

  据了解,甘谷县将围绕“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促进投资入库、精心谋划储备”四大重点,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位增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