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消费“主引擎”
甘肃日报特约理论专家 侯万锋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旺则经济兴。近年来,甘肃始终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精准落实“两新”政策,助力消费市场持续向好,有效释放了消费需求。要持续稳固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必须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协调,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积极培育新动能和新的消费增长点,着力破解有效需求不足,聚力打造提振消费新引擎。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大力提振消费,也要大力促进消费能力的提升。一是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二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财税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延续优化市场主体帮扶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广泛吸纳与保障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让居民通过就业创业得到更多的劳动收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优化市场供给,契合消费需求。优化市场供给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发力点。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供给端发力,加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消费市场潜力更好释放。一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变革效应,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供给能力。二是增强消费品工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加快推动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推动优质品牌引领消费升级、数字工厂拓展消费场景、区域品牌打造名优好物,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积极营造促进消费的良好氛围。四是聚焦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的新需求,构建中高端、多样化、多层次商品服务供给体系,加快促进产业升级和有效增加高水平供给,加快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迭代升级,以自主创新创造持续提振消费动能。五是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的社会性,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文旅、休闲、养老、育幼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供给,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和婴幼儿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六是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积极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家装,倡导绿色出行。七是持续扩大以旧换新政策的覆盖范围,引导居民消费向着绿色化、智能化、品质化升级,满足城乡居民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健全流通体系,改善消费条件。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一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兰州、天水、酒泉、张掖、庆阳等地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各地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升服务品质,引进消费品牌,增强集聚能力和辐射效应。二是提能升级商贸主体,完善功能配置,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优化省会兰州和各市州的城市中心商圈,做美城市商业地标,增强城市大商圈的消费力、集聚力和辐射力。三是完善以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生活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等新型流通业态,激发商贸集散地功能,提高市场辐射能力。四是围绕便利消费和便民服务,推进兰州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创建各市州便民生活圈,打造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五是立足社区实际,结合社区内商业网点、基础设施以及社区人口结构、消费需求,聚焦汽车、家电、家居、餐饮、陇酒、特色农产品等重点品类,结合重大节庆、会展,开展应季促销、线上促销、重点商品促销、会展促销、绿色智慧促销等活动,打造消费热点。五是建立健全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丰富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意愿。消费新场景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是增强消费意愿、提升消费体验的关键一环。一是围绕牵动性强、增长空间大的消费领域,深挖历史文化底蕴、智能科技潜能与特色资源优势,推动餐饮、文旅、购物、娱乐等跨界融合,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品质。二是围绕餐饮、家政、养老托育、居住服务、商圈步行街、会议展览、文化娱乐、旅游出行、体育赛事、教育培训等方面,打造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典型场景。三是加快推动科技与文化结合、虚拟现实与实地体验结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打造数字沉浸体验场景。四是推动服务消费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更新传统生活服务的交付模式、体验模式、运营模式,大力发展线上社交、云体验、预约服务、无接触服务、到家服务等新兴服务,扩充服务消费内容、增大服务消费空间。五是挖掘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消费的结合点,推动技术向规模应用转化,促进新技术与消费场景融合。六是引导各地打造夜市、夜展、夜购、夜食、夜娱、夜游等差异化、特色化夜间经济。
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放心的消费环境,是促进消费、激发经济活力的基石。良好的消费环境能够释放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升级,最终形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一是健全服务消费标准体系,深入开展消费领域“信用+”工程,健全养老、家政、旅游、购物等民生领域消费信用体系,深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依法健全消费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依法公示消费投诉信息、行政执法信息和企业信用信息,全面开展“放心消费行动”,进一步优化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探索推行智慧监管新模式,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营造安心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三是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协调互补、市场监管与行业监管联通互动,加快形成放心消费制度闭环。四是完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消费规则,优化消费维权公共服务供给,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五是完善消费投诉预警机制,规范网络、平台、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形态经营行为,发挥好“放心消费行动”示范作用,保护消费者权益,以环境优带动消费旺。六是充分发挥信用约束、媒体监督、消费者参与的作用,加强诚信经营、理性消费、依法维权等宣传引导,支持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升消费维权能力。
作者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