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小陇画报 >> 回顾

【小陇画报·390期】张掖:生态保护成效明显 野生动物“组团露脸”

2025-07-10 10:37 来源:中国甘肃网

  藏野驴成群结队,在草原上悠然踱步;白唇鹿身姿矫健,于山林间觅食嬉戏;藏雪鸡展翅翱翔,姿态优雅;藏狐目光敏锐,穿梭在草丛之中;黑颈鹤灵动敏捷,在高山草甸奔跑跳跃......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不断改善,有多种珍稀动物频频“亮相”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段,为当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藏狐,又称藏沙狐、西沙狐。多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常活动于草地灌丛、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中。藏狐体型中等,与赤狐相近但略小,体长一般在490-650毫米之间,体重3.8-4.6千克。其身体紧凑,四肢短小,尾巴蓬松且粗短,尾长小于头体长的50%。藏狐拥有一张方方正正的“大方脸”,耳朵短小圆润,耳长不及后足长之半,耳背毛色与头部及体背部近似,眼睛相对较小,常给人一种睡眼惺忪的感觉。

  狼,是食肉目、犬科的动物。栖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是夜行性的动物,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白天常独自或成对在洞穴中蜷卧,但在人烟稀少的地带白天也出来活动。夜晚觅食的时候常在空旷的山林中发出大声的嚎叫,声震四野。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强壮如马。别名藏驴、野马,头部较短,耳较长,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藏野驴极耐干旱,可以数日不饮水,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它们的听觉、嗅觉、视觉均很灵敏、能察觉距离自己数百米外的情况。

  白辱鹿体型高大,尾巴是大型鹿类中最短的,仅有10-15厘米,体重130-200千克。头部略呈等腰三角形,额部宽平,耳朵长而尖,眶下腺大而深。最为主要的特征是,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因白色延续到喉上部和吻的两侧,所以得名,通体被毛十分厚密,毛粗硬且无绒毛,毛色在冬夏有差别。在臀部尾巴周围有黄色斑块,因此当地人也称它为“黄臀鹿”。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雪豹,亦被称为草豹或艾叶豹,其体型较花豹稍小。它们的体长范围在108.5至130厘米之间,肩高则达到60至78厘米。雄性雪豹的体重约为38至75公斤,而雌性则稍轻,体重在35至40公斤之间。这种猫科动物的头部小巧且圆润,吻部相对较短,四肢也较为短小。它们的全身覆盖着长而密集的蓬松毛发,整体呈现灰白色调。雪豹是典型的高原岩栖动物,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包括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以及山地针叶林的边缘地带。 

  喜马拉雅旱獭属于松鼠科旱獭属,体型较为肥壮,成年体长可达500毫米左右,体重可观,看上去圆滚滚的十分可爱。它们的眼睛又大又圆,外耳郭却很小,四肢短粗,仿佛小短腿支撑着一个大大的身体。其毛发颜色丰富,背部毛由黑色和浅棕黄色混杂,形成独特的黑色波纹,腹部毛色略深,中央还有一条橙黄色纵线,再加上四肢的黄灰色以及眼眶上的黑色条纹,共同构成了喜马拉雅旱獭极具辨识度的外观。

  珍稀而神秘的蓝眉林鸲是体型约15厘米的小型鸟类,雄鸟以深蓝色头部与背部、淡蓝色眉纹及橙色胁斑为特征,雌鸟体色灰褐但保留天蓝色尾羽。它隐于山地森林,鸣声嘹亮如歌,闪动姿态展现高超平衡,是森林中的灵动歌手。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雪鸡,又名“淡腹雪鸡”或“贝母鸡”。雌雄羽毛相似。嘴为黄色,脚为红色。前额有一桔色腊膜,眼周裸皮为黄色。背部暗棕色,密布不规则的细斑。翼羽暗褐色,具有白色羽缘,初级飞羽为灰褐色,尾羽为深棕色,密布黑褐色点斑。胸、腹均有淡色与黑色相间的黑纹。

  花彩雀莺的羽毛色彩丰富,就像是大自然的调色板上洒落的斑斓色彩。雄性花彩雀莺通常拥有更加鲜艳的羽毛,绿色、蓝色、红色交织在一起,就像是森林中的一抹彩虹。而雌性则相对较为朴素,但同样拥有着独特的美感。这些小鸟的羽毛不仅仅美丽,它们还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仿佛每一根羽毛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

  拟大朱雀是一种高山荒漠鸟类,它们在繁殖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粉嫩色彩。雄鸟的脸、额及下体深红,顶冠和下体还带有白色的纵纹。颈背和上背呈现出灰褐色,并带有深色纵纹,仅略带粉色。腰部的粉红色更是引人注目。而雌鸟则呈现出灰褐色,全身布满了纵纹。

  凤头雀莺,这种生活在海拔2600米至4300米高原的鸟类,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的羽翼绚烂,声音轻柔,是高原上的美丽代言鸟。凤头雀莺体型纤小,体重仅有五到八克,是中国体型最小的鸟类之一。它们的存在不仅为高原的生态系统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黑啄木鸟是一种大型的啄木鸟。它们的体长可达到45-50厘米,翼展可以达到65-75厘米,体重在250-350克之间。其外形非常有特色,它们的羽毛主要是黑色的,胸部和腹部有一些白色的斑点,头部有一个红色的冠羽,这是它们的显著特征之一。黑啄木鸟的喙非常强壮,呈灰黑色,非常适合在树木上啄洞。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鵟,展翅高飞,翱翔于天际,那雄姿英发、气势如虹的模样,让人为之震撼。它每一次的俯冲与攀升,都在向我们传递着张掖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与人类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大鵟是鹰形目鹰科鵟属大型猛禽。大鵟体长约70厘米的大型猛禽;具淡色型、暗色型和中间型等几种色型;上体通常暗褐色;下体白色至棕黄色,具棕褐色纵纹;尾上偏白并常具横斑,腿深色,次级飞羽具深色条带;浅色型具深棕色的翼缘;虹膜黄或偏白;嘴蓝灰色,蜡膜黄绿色;脚黄色。

  珍贵稀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蓝马鸡,体型较大,通体蓝灰色,颈项和肩部颜色更深,闪烁着金属般的辉亮。其尾羽特别长,由灰蓝色渐变为暗紫蓝色,并渲染着金属绿和金属紫蓝色,24枚尾羽中,中央一对尾羽特别长,富有弹性,弯曲成一个美丽的弧形,高高地翘在其他尾羽之上,披散下垂如马尾,因而得名。此外,蓝马鸡的头侧绯红,耳羽簇白色并突出于颈部顶上,为其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繁殖生活的鹤类,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鹤鸟。黑颈鹤属于大型飞行涉禽,体长120厘米,全身灰白,因其头、枕和整个颈部均为黑色而得名,头顶部红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因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稀有和数量上的锐减,还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马鸡和它的孩子们。蓝马鸡体长75~ 100厘米,通体为灰蓝色,面部有绯红色裸皮,是有着白色耳羽的中大型雉类作为我国特有种,蓝马鸡常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森林或灌丛中,它的鸣声似马嘶一般,响亮而粗犷。蓝马鸡体型较大,通体蓝灰色,颈项和肩部颜色更深,闪烁着金属般的辉亮。其尾羽特别长,由灰蓝色渐变为暗紫蓝色,并渲染着金属绿和金属紫蓝色,24枚尾羽中,中央一对尾羽特别长,富有弹性,弯曲成一个美丽的弧形,高高地翘在其他尾羽之上,披散下垂如马尾,因而得名。此外,蓝马鸡的头侧绯红,耳羽簇白色并突出于颈部顶上,为其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本期小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关注《小陇画报》,了解更多甘肃美景、人文历史、独特民俗,咱们下期再见。

   本期摄影:华亮 文字: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屈杰文 徐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