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以生态为笔勾勒产业新图景 兰州市永登县水墨丹霞乡村振兴示范带产业融合促发展

2025-05-06 08:39 来源:兰州日报

  兰州市区与兰州新区连接核心枢纽的永登县树屏镇累计投入资金3.9亿元,加快推动水墨丹霞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大写意”,转化为精益求精、精致发展、精彩蝶变的“工笔画”。

  民宿“开新花” 拓宽村民致富路

  日前,记者在树屏镇杏花村采访时看到,52岁的王江山和妻子正在打理他家经营的民宿“江源驿站”,画师正在驿站的外墙上精心雕琢“杏花”,以崭新的芳容开业纳客。

  “我家距水墨丹霞中心景区2公里左右,我们借景区的发展,乘着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东风增收致富。”王江山笑呵呵地说。在杏花村,像王江山这样将自家院落改造成民宿客栈的人家有八九户。

  今年36岁的王文辉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外工作,这两年看到家乡的变化后,去年年底回乡创业,在水墨丹霞主干道旁建设了生态农庄,“五一”开业。“回乡之后,我就想借水墨丹霞景区做生态休闲旅游,后期还计划做一些种植和养殖,以扩大经营品种,增加收入。”王文辉如是说。

  树屏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王正香介绍道:“水墨丹霞示范带串联了8个行政村,加上众创城食品园区的产业活力,以及龙王池四库全书的文化底蕴,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条文明赋能、三产融合,以及生态宜居的示范性标杆廊道,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生活品位和经济价值。目前,所有的项目已经全面开工,预计6月底打造完成。”

  产业融合绘底色 乡村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该镇以文旅融合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生态为笔,积极推进农文旅一体融合,为发展蓄势赋能。其中杏花村依托水墨丹霞景区优势和村内的通海寺旅游资源,精心规划主题游览线路,串联起杏花村农耕文化园、民宿驿站,东沟千亩桃林、龙王池国学研学基地等特色景点,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产业格局。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显著带动了村集体增收,还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更好地服务景区游客,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新路径。

  在省道S101树屏沿线,记者看到,施工作业的机械轰轰作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远远望去,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青砖红墙“兰派民居”宛若风景,分外醒目。

  树屏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说,总投资超过3.9亿元的水墨丹霞乡村振兴示范带不仅提升了村庄环境,还构建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树屏镇坚持“治乱、提质、增绿”的步骤,通过谋划实施全域环境升级等重点工程,持续开展“3331”整治行动和“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使乡村旧貌换新颜。今年,将通过哈家嘴村、毛茨村、杏花村、崖头村等重点工程建设,统筹串联起生态治理、文化风貌、产业振兴,使之成为乡村振兴成果的流动展厅。

  富民产业强根基 激活发展新动能

  树屏镇把产业升级、产业集聚、产业激活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引擎,围绕现代农业升级、产业链条延伸等方面内容,进一步固强补弱、提标扩面、延链补链,既要画好产业升级的“纵贯线”,强化现代农业升级,借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又要画好产业链条的“延长线”,构建“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形成“虹吸效应”“辐射效应”。

  该镇通过前端生产提质、中端冷链赋能、后端市场拓链的立体化布局,树屏镇的区域品牌正蓄势待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其中,众创城智慧农业谷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园区附近的净菜保鲜超级工厂正在加紧施工,园区占地1.6万平方米,投资1.7亿元,年产蔬菜3.29万吨、肉类1.75万吨,能满足约20万人的需求,产值5亿元,利税3300万元。

  该产业园负责人说,树屏食品产业园的二期蓝图已铺就,将构建10万吨级冷链仓储中心、“甘味”农副产品展贸中心,预计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产值千亿元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见习记者 蔡扬宗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