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强信心 看发展丨金川集团:科技赋能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25 10:45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宋芳科

  在甘肃金昌这片产业沃土上,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川集团”)正以创新驱动发展,铸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璀璨丰碑。

  作为全球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以及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企业凭借资源掌控与冶金技术突破,持续刷新行业高度。

  从传统冶炼到智能智造,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升级,金川集团正以破局者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书写着产业变革的新篇章。

  金川集团成立于1959年,总部位于甘肃金昌。自上世纪60年代建成我国第一条镍钴铂族金属生产线以来,金川集团结束了我国缺镍少钴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金川集团被列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开启了科技兴企之路。进入21世纪,金川集团利用“两个市场”、开发“两种资源”,综合实力快速增长。

  2018年以来,金川集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进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时期。

  目前,集团镍产量世界第三、钴产量世界第五、铂族金属产量亚洲第一、铜产量国内第四,2024年位列世界500强第300位,中国企业500强第78位。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金川集团主要产品产量全面超额完成计划目标,实现工业总产值933亿元,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加286亿元),利税总额达45.6亿元,迎来首季“开门红”。

  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技术实力,金川集团在有色金属领域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资源开发、冶金、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

  技术创新始终是金川集团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拥有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甘肃省首个依托企业建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近年来,金川集团在多个项目中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智能化生产。例如,金川集团镍冶炼厂电积镍车间通过引入两极四触点导电技术、创新优化通风系统等措施,提高了电流效率,降低了系统能耗,提升了镍产品质量。

  电解二分厂则通过工艺装备升级改造,采用不锈钢永久阴极电解工艺,实现了阴极铜的智能一体化集成包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金川集团铜贵有限公司电解一、二分厂厂长张素霞介绍,铜电解工艺提升项目是2021年、2022年分两期进行建设的,项目主要是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采用最先进的不锈钢阴极电解工艺。

  “这种工艺取代了原来的传统工艺,将原来的5条机组变成现在的3条机组,取消了电铜洗涤剂组和导电棒储阴机组,还有种板生产系统,生产效率提升了33%,并且生产的关键控制点‘两级一液’也得到大幅的提升,不锈钢阴极的悬垂度可以达到5个ppm以内,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9倍。”张素霞介绍。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金川集团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30kt/a新能源电子材料铜箔项目是甘肃省“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电解铜箔生产工艺,主要产品为4.5-8微米锂电铜箔和12-70微米高温高延伸标准铜箔。

  “6微米的厚度大概是咱们头发丝的十分之一。”金川集团铜贵有限公司铜箔分厂党支部书记别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年产1万吨铜箔项目是在2023年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的产品种类是6微米、7微米、8微米的锂电铜箔,它主要运用在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储能电池还有消费类电池。”

  别良伟介绍,金川铜箔分厂生产的铜箔物理性能抗拉、延伸率等指标已经达到或者由于行业的先进水平。“我们的铜箔队伍从最开始的近10人到现在将近360人,队伍在不断壮大,职工的技能、素质水平也是不断提升。”

  据了解,该项目不仅实现了铜产业的转型升级,还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3C数码类电子产品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材料。目前,一期10kt/a铜箔生产线已满负荷生产,月产能达到900吨,月销量达到800吨,产品受到比亚迪、瑞浦兰钧等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认可。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金川集团将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金川集团制定了宏伟目标:力争到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显著提升盈利能力与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品服务和价值创造能力,全面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最终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