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一场探索科学乐趣的教育之旅——西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结对帮扶宕昌藏族小学速写

2025-04-22 08:4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一场探索科学乐趣的教育之旅——西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结对帮扶宕昌藏族小学速写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杨雅

  春和景明,一场探索科学乐趣的教育之旅如约而至。

  为促进乡村学校科学教育发展,探索中小学科学教育新路径,近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研究团队党支部依托“星火”社会实践活动,与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党支部“手拉手”开展了以“支部共建聚合力 科学教育展新图”为主题的支部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今年,是教育科学学院“星火”社会实践团队艺术帮扶官鹅藏族小学的第十二个年头,也是教育科学学院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的第一年。在此之前,“星火”社会实践团队深耕美育,以传统文化教育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今年,教育科学学院以党建为引擎,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科学星光。

  “在‘星火’社会实践团队艺术帮扶的基础上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不仅让十年陇山情擦出新火花,也给我们学校科学教育带来了新期待。”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校长杨文礼说。

  活动中,教师用自制实验教具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把高校实验室的“高精尖”原理转化为藏乡课堂的“接地气”科学实验,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科学星光。课堂上,常见的泡面桶加装了线圈和磁铁,在教师们的手中变成为“会唱歌的乐器”,悠扬的旋律从泡面桶中缓缓流淌,藏族小学四年级的教室瞬间变成了音乐的海洋,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惊喜与好奇。

  孩子们窃窃私语,兴奋地交流着内心的感受:“线圈和磁铁在悄悄‘对话’,把电信号变成我们听得懂的声音了。”课程结束时,原本拘谨的孩子们被奇妙的科学现象所吸引,主动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在科学教育视角中,“神奇的空气力量”“会唱歌的泡面桶”等实验是生活化科技创新实验的典型案例,通过借物用物、自组物件等方式,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宕昌县教育局督学成员赵玉安老师感慨:“过去我们的科学课停留在教师讲、学生记,如今师大的老师教会孩子们学会了用眼睛发现科学,用双手验证真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科学教育功能党支部共建活动的“养分”滋养着每一方参与者。

  ——党支部共建机制进一步发挥了高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师范生党员通过基层锤炼,将论文“写”在基础教育一线;

  ——宕昌小学教师的实践经验反哺高校课程改革,形成螺旋上升的教育共生链;

  ——小学教育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探究,师生良性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借助科学教育的魅力,让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互惠共进,让大中小学生结对成长,让科学的星光在孩子们心中闪耀是此次支部共建的初心所在。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苏丽蓉说,一直以来,教育科学学院以“红色领航·科教协同”为理念,着力构建以打造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实践样板为目标,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教学研讨活动,为这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句明年见,十年陇山情。

  站在新的起点上,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官鹅藏族小学的结对帮扶,将继续以党建为红色引擎,以教育为纽带,完善帮扶机制,创新交流方式,助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