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会养变“慧”养 “蛋”生致富新生机

走进平凉市崆峒区花所镇塔山村30万羽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一栋栋现代化的蛋鸡“标准宿舍”映入眼帘,自动化鸡舍排列整齐,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一键启动”,18万只蛋鸡在这里住着空调房,吃着“营养餐”,生出的鸡蛋还“坐”上了电梯,一枚枚新鲜的鸡蛋在传送带上翻滚,犹如一朵朵“致富花”竞相绽放。
据了解,塔山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总投资2280万元,占地32亩,建成鸡舍5栋,集“养、管、育、销”先进技术于一体,目前蛋鸡存栏18万羽,预计5月将增至30万羽,可年产鸡苗130万羽、鲜蛋8400万枚,是全市最大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
“现在一名饲养管理员就能看管一栋鸡舍,不仅大大降低人工作业强度,也有效减少了人与鸡的直接接触,降低了病菌传播风险。”饲养管理员曹飞飞如是说。
住上“智慧巢”还不算,让养殖更“聪明”,离不开鸡舍的“智慧脑”。站在鸡舍的中央控制系统设备旁,基地负责人曹转荣满怀自信地说,“别看小小一台设备,它可以实现温度、通风、饲料供应、饮水等环节的自动控制和调节,让它们享受到‘水来伸头饭来张口’的VIP服务。”“从前养鸡靠经验,现在养鸡靠‘智慧’,我们为鸡群选择的饲料原料都是科学配比的,产出的鸡蛋品质上乘,而且我们基地还聘请有专职兽医,定期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鸡群保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我们会及时隔离解剖,找准病,对症下药。”从鸡苗的选择到饲养环境的搭建,从饲料的管理到疾病的防控,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进行操作,不仅保证了鸡蛋的品质和安全性,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销路不仅覆盖本地市场,还远销庆阳、固原、定西、天水、陇南等地,订单供不应求。
在绿色循环方面,基地引进了一套自动清粪系统,将每日产生的粪便集中输送至发酵罐,无害化处理为有机肥以每吨500元的价格外销,“去年单卖有机肥就增收超万元,还节省了清洁的人工成本。”曹转荣告诉记者。
科技养鸡的红利辐射四方,在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口碑的同时,花所镇积极探索多渠道联农助农新路径,建立多元共富机制。“我们采取‘飞地抱团’的模式,联合潘口、周柳等村合力实施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依托塔山30万羽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投资230万元,建设蛋托加工配送中心,全力支持禽产业发展,预计年产蛋托1000万个,年利润50万元左右,稳定解决闲置劳动力10余人,实现产业、村集体、群众多方增收。”光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鸿锴欣喜地说。
下一步,平凉市崆峒区花所镇将继续坚持走好智慧赋能、特色领航、产业振兴之路,向“新”发力,向“质”而行,全力推动全镇养殖产业从传统数量型向特色品质型转变,引领镇域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通讯员 宋婕 完颜涵宇
- 2025-04-16静宁:科技赋能奏响苹果绿色发展新乐章
- 2025-04-16西和:“小贝母”种出“大产业”
- 2025-04-16高台:“畜”势勃发 “牛”劲十足
- 2025-04-15平凉崆峒:“牛”转乾坤“犇”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