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迎战多重极端天气叠加侵袭 气象部门精准施策保民生

宁县焦村袁马小康园示范基地移动防霜机作业展示
4月10日夜间到13日,我省遭遇霜冻、寒潮、沙尘暴、雨雪多重天气叠加侵袭,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骤降10℃以上,河西走廊出现区域性沙尘暴。其中,河西中东部、陇中、陇东南大部分地方及酒泉东部、甘南东南部出现沙尘天气,民勤最低能见度仅为160米。全省出现41站大风,最大风速出现在乌鞘岭,达27.7米/秒;自西向东气温下降5℃至7℃。全省39个县区出现降雨(雪)或雨夹雪过程,最大累积降水量出现在古浪,为15.9毫米。
面对复杂天气挑战,全省各地气象部门准确预报,积极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迅速启动重大气象保障应急响应,以精准预报、联动服务和科技支撑为抓手,全力保障农业生产、交通出行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防灾减灾一线书写“气象担当”。
省气象局:
加大会商频次,实施递进式服务
针对此次大范围大风沙尘、寒潮、霜冻、雨雪天气过程,省气象局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坐镇指挥,多次召开天气大会商,与各地气象部门开展递进式服务,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实际行动,在黄土高原与戈壁沙漠之间筑起一道“看得见”的防灾屏障。
4月以来,甘肃多地进入春耕春播关键期,但冷空气频繁南下导致霜冻灾害风险升级。省气象局通过飞天气象一体化平台,提前72小时锁定极端天气影响区域,联合农业农村、交通、应急等部门建立“分作物、分区域”预警服务机制。针对此次天气,省气象局于4月7日提前72小时向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呈报甘肃省气象信息专报和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明确提出过程特点、落区、量级以及影响范围,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决策服务材料,为交通运输、设施农业和畜牧业提出防范建议。4月8日,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甘肃省霜冻风险预警,4月10日,启动重大气象保障(霜冻、寒潮、沙尘暴)Ⅳ级应急响应,兰州中心气象台连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霜冻蓝色预警。
过程影响期间,省气象局共发布天气实况5期,全省通过甘肃省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平台共发布、更新省市县级预警470条,面向全省决策用户发送预警短信99078条。通过手机短信面向公众共发布预警信号353条,全省累计接收85.64万人次。
武威市:
提前准确发布气象预警
针对此次过程,武威市气象局提前一周向武威市减灾委报送“武威市未来一周灾害趋势预测及对策建议”,明确提出“9日-11日武威市北部有大风沙尘天气。”武威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向武威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汇报和直通式叫应服务。
4月10日,武威市气象台发布沙尘暴橙色和寒潮蓝色预警,并指导各县局及时发布预警信号。武威市气象局应急办适时启动重大气象保障沙尘暴、寒潮Ⅲ级应急响应命令,并向武威市政府值班室报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应急响应工作开展情况2期。11日下午,武威市委、市政府在市应急指挥大厅召开大风沙尘暴灾害防御指挥调度会,对气象部门预报预警服务给予肯定与表扬。
针对大风沙尘暴、寒潮对农业生产、交通、电力等行业带来的可能不利影响,联合武威市农业农村局提前24小时发布大风沙尘、寒潮及霜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并及时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过程前农业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联合武威生态环境局发布大气污染气象风险预警2期、联合武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气象风险预警1期。
过程结束后,武威市气象局组织农业气象专家开展灾情调查,掌握此次大风沙尘暴过程对各个乡镇设施农牧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指导农户开展灾后补救。
14日,武威市气象局发布《2025年4月11日-12日武威市沙尘遥感监测情况报告》,对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带来的生态影响进行了总结评估。
庆阳市:
气象服务团队指导农户防御
在陇东苹果主产区,庆阳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团队下沉至乡镇,指导果农通过熏烟、覆盖等方式防冻保花。
4月10日,庆阳市气象局发布霜冻风险预警和2025年春季霜冻趋势分析,对12日-13日降温大风霜冻风险进行预警,对春季霜冻趋势深入分析,并提出防御措施。为了应对此次霜冻对苹果开花的影响,4月11日,庆阳市果业中心开展果园防霜减灾技术培训及成果展示会在宁县和西峰两地举办。市气象局西峰农试站开展讲座,就苹果花期防霜相关技术进行培训。
会后,各位代表表示要按照气象部门预报的霜冻强度分类施策,达到既能减轻灾害又能节省成本的目的。
12日清晨,庆阳市出现霜冻,全市最低气温持续下降8℃至15℃,最低气温出现在华池,为-4.1℃,林果主产区的正宁最低温度达-3.5℃,生产大户按照预报意见采取防御措施,未造成冻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通讯员 于仕琪 滕杰 周忠文 文/图
- 2025-04-15甘肃省总工会推出“庆工运百年六个100”系列活动
- 2025-04-15甘肃“银龄行动”省级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 2025-04-15甘肃省打造“一站式”妇女维权服务平台
- 2025-04-15甘肃省出台26条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激励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