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倾力帮扶 情满陇东——平凉市精细化推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

2025-04-14 09:47 来源:甘肃日报

  田丽媛

  全市20108名结对干部与23130名关爱对象结对,探索建立“四必查”“四个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7713件,帮办实事9937件……

  2024年,平凉市各级干部进村入户,扎实开展联系交流、走访探视、政策落实等关爱任务,与关爱对象面对面交流谈心,全力以赴纾困解难,不断增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精细化推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走深走实。全市共开展走访探视65347人次,联系交流97523人次,宣传和落实政策44297件,资助资金物资261.57万元,特殊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机制建设有温度

  “结对干部经常来看望我,对我好得很。现在这日子越过越幸福。”近日,崇信县锦屏镇于家湾村的章大爷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讲述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章大爷身患残疾,还患有高血压等老年疾病,老伴也患有老年病,老两口常年服药。自从与崇信县民政局干部于文涛结对后,章大爷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文涛担心下雨天老人滑倒,自掏腰包购买油毡将老人家的土院子铺了一遍;隔三岔五给老人打电话唠嗑,询问病情是否稳定、是否缺药;操心老人的温暖过冬问题,购买500公斤煤炭给他们送去;逢年过节带着米、面、油去看望老人,对老人嘘寒问暖,并详细了解身体状况……

  在平凉,像于文涛这样的结对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像对待亲人一样真情帮扶,真心付出,倾力解决困难群众的所求所需。

  平凉市针对关爱对象实际,建立动态调整、指导落实、协同发力、调度推进“四项机制”,不断完善关爱体系。

  ——各县(市、区)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全面摸排,做到新增对象及时纳入、退出对象及时解除、结对干部及时匹配,做到了结对关爱全覆盖。

  ——市、县民政部门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结对关爱相关政策和微信小程序,分析各单位关爱成效统计和干部工作明细,及时发现问题,指导督促结对干部整改落实。

  ——积极动员全市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各行各业发挥资源优势开展帮扶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的浓厚氛围。

  ——每季度开展进度通报,年底通过实地查看、电话抽查、系统统计开展综合考核,将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终考核内容,推进工作落实到位。

  政策落实有力度

  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平凉市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坚持把结对关爱行动作为“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积极组织开展联系交流和走访探视,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各部门各尽所长、各显其能,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推进牵头重点任务落实,让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民政部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认真落实省市安排部署,强化低保扩围增效,加大救助力度,为低保特困对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残疾人、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救助补助资金15.23亿元。

  残联组织开展上门及集中评残1088人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保障补贴范围,累计为6.87万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6819.53万元,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062.5万元,为631名0至17岁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及手术,为636名残疾儿童实施辅具适配。

  妇联广泛招募、动员各行各业爱心妈妈3704名,各县区分别组建爱心妈妈小分队,织密关爱服务网格,就近就便为4418名留守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残疾等困境儿童提供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关爱。

  团市委部署开展“爱在平凉 青暖童心”关爱服务行动,构建完善爱心帮扶体系,建立“爱心项目库”,搭建“爱心朋友圈”,发放“爱心温暖包”,构建“爱心成长链”,用心用情开展爱心扶孤助残济困工作。

  医保部门有效化解因病致贫风险,为27.47万人次低收入人口报销住院医疗费用10.76亿元,为27.25万人次低收入人口落实直接医疗救助2.68亿元,落实依申请医疗救助10194人次5877.14万元。

  住建部门向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等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共计1664户;实施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三类重点对象抗震设防改造35户,兑付资金76.64万元。

  教育部门落实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资金6478.04万元,落实义务教育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3615.08万元,入学安置适龄残疾少年儿童1631名。

  人社部门举办残疾人种植养殖、手工制作培训359人次,为残疾人募集就业岗位594个,为11.04万特困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1067.46万元。

  卫健部门落实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16.8万人次。其中,农村低保人口4.97万人次,特困人口3909人次,其他人群12.79万人次。

  公安部门对32名无户口人员落户登记,破获拐卖妇女儿童积案15起,打击拐卖团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帮助33名妇女、21名儿童实现家庭团圆。

  全力帮扶有精度

  居住在泾川县中街社区居民罗怀俊过去因意外导致下半身瘫痪,生活陷入困境。

  泾川县中街社区党委书记梁为民作为结对干部详细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积极对接,寻求社区“张凯垣工作室”的张所长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帮助罗怀俊一家维权,并很快获得赔偿。

  梁为民经常到罗怀俊家“串门”。得知罗怀俊想下楼晒太阳,梁为民二话不说,主动背他下楼,陪他聊天、晒太阳。

  “梁书记每月都要来看望我,帮我们家解决了不少难题,逢年过节还送来棉被、米、油等生活用品。他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我,我要好好生活,不辜负他的期望……”罗怀俊感慨地说。

  平凉市积极探索创新,在全市部署开展“四必查”“四个一对一”帮扶,精细化推动“结对帮扶·爱心平凉”工程建设。

  结对干部通过走访探视、联系交流,全面掌握孤儿的心理健康、医疗状况、学习意愿、监护责任,了解重度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照料需求、辅具配置、心理抚慰,了解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意愿、“四个一”服务落实、精神慰藉、助餐需求情况,并针对关爱对象各方面需求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

  帮学助教“一对一”。对1474名有学习方面需求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市、县教育部门择优选派1432名教师,利用课余和节假日为关爱对象进行课程讲解和作业辅导。

  医疗康复“一对一”。对有医疗康复需求的6717名关爱对象,卫生健康部门选派1859名医护人员,为关爱对象提供医疗建议、康复指导、送医陪护等服务。

  心理抚慰“一对一”。对有心理抚慰需求的835名关爱对象,卫生健康和民政部门组织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专业人员423名,为其提供关爱服务。

  亲情关怀“一对一”。对5741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由乡镇(街道)负责组织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工作人员4818名,每周上门走访探视,动态了解其生活状况,并提供服务。

  平凉市还号召全市民营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慈善组织、商会协会等社会力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结对帮扶,营造了全社会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2024年,累计捐款462.74万元,捐助爱心物资价值81.617万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