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转弯走不远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奔流到海不复还……”
当你开车行驶在既陌生又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突然看不清楚前方路况时,心是否会“咯噔”一下:怎么无路可走了?这时往往会有一个交通指示牌“前方紧急转弯”映入眼帘,当你小心拐过弯后,豁然发现,前方道路依然宽敞。哦!原来不是路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生活正如这广袤天地间纵横交错的道路,曲折陡峭。我们每个人,皆是这天地间的行者,在无法预知的漫漫征途上摸索前行,日日月月,岁岁年年。常有人言:不会转弯的人不仅走不远,而且,往往难以抵达自己梦想的诗与远方。初闻时只觉是泛泛之语,可在岁月的磨砺中,细细咂摸,方觉其蕴含着生活的真谛。
我的表哥,便是个不懂得转弯的典型。
表哥在广东一家工厂工作多年。一直从事传统的机械加工操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赋能,工厂先后几次革新,引进国际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平日里百十号人的车间,如今只有几个人把控,以前一手油一头汗的工作模式,现在坐在干净整洁的工作室内,一台电脑,几块显示屏,动动手指,几十台机械就在一串代码的指令下,轻松完成工作,效率就更不用说了。这个改革与创新,让工作了几十年的表哥由不相信到惊愕,再由惊愕到叹服。
对于新设备,其他工友们都加班加点地积极参加培训,努力学习操作技能,以适应这新形势。可表哥却始终不愿学习,他觉得,自己靠着多年积累的经验,操作这些老旧机械完全没有问题,新设备既复杂又难学,根本没必要去接触。他固执地守着那几台即将被淘汰的老机器,结果,工厂在优化人员配置时,他成了第一批被裁掉的员工。失去工作后的表哥,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他不是不够勤奋努力,多年来也曾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年年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可就是因为不懂得转弯,不懂得顺应时代的潮流,最终被生活的浪潮无情地拍打在浅滩。
不会转弯,有时是对自我认知的局限,对舒适区的过度依赖。就像我曾经认识的一位写作者。她一直擅长写传统的记叙文,文章风格朴实无华。早些年,这样的文风在一些文学刊物上颇受欢迎,她也因此发表了不少作品,成为我们这些小字辈学习的榜样与楷模。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发生了巨大转变,更倾向于简洁明了、观点新颖的短文。身边的其他作者纷纷转型,开始尝试写新媒体文章,学习如何抓住热点、打造爆款标题。但她却瞧不上这些“新花样”,坚持认为自己的写作方式才是真正的纯文学创作。平日里,依旧埋头于传统记叙文的创作,但投稿却屡屡碰壁。闲暇之余,大家坐在一起总结,最后得出的结论:她不懂得转弯,没能跟上文学市场的变化节奏,渐渐被读者遗忘,写作之路当然越走越窄。
相反,懂得转弯的人,往往能在生活的困境中找到新的方向,开启新的篇章。我的表姐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企业做会计。工作没几年,她发现自己所在的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基础的会计工作逐渐有被智能财务软件取代的趋势。表姐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她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果断决定转弯。利用业余时间,她学习了数据分析相关的知识,并考取了专业证书。凭借着会计专业知识和新掌握的数据分析技能,她成功转型为一名数据分析师,进入了一家发展前景广阔的互联网公司。如今,在新的领域里,表姐如鱼得水,不仅收入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职业发展空间也更为广阔。
她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转弯,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能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自然界中,我们常会看见,水是最懂得转弯的。它从不与阻碍它前进的巨石、山峦正面抗衡,而是巧妙地绕过它们,蜿蜒前行,一路奔腾,最终汇聚成江河湖海。
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应如此呢?人生之路漫漫,崎岖坎坷。生活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生命总有挫折,那都不是尽头,只是提醒你:该转弯了!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会“转弯”。
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与其固执地坚持,撞得头破血流,不如学会转弯,换一种思路,换一条道路。也许,就在那转弯的瞬间,我们会发现一片崭新的天地。这个世界并没有真正的绝路,当你走投无路时,一定要学会为工作,为生活转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你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人生弯弯曲曲似水,世事重重叠叠如山。峰回才能路转。每个人脚下的路都不是笔直平坦的,不会转弯,就像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车,只能沿着既定的轨迹前行,一旦遇到障碍就只能停滞不前。懂得转弯,就如同掌握了生活的方向盘,不仅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路况,还能自由驰骋。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做生活中的智者,在需要转弯的时候,果断地调整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漫长的旅途中,跨越万水千山,走得更远,站得更好,看到更美的风景。
□彭小宁
- 2025-04-11敦煌艺术首度“牵手”航天文化杂技剧《飞天揽月》在兰创排
- 2025-04-10昆仑神话建构历程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特征
- 2025-04-10【甘快看】天水:“微笑千年”感受石窟造像文化
- 2025-04-09甘肃农耕文化中的非遗之光③ 古浪王氏镰刀传统农具的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