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绿色接力”榆中县30万亩高原夏菜大田移栽

新一茬种子已在苗床上破壳萌动
春风拂陇原,农事正当时。榆中县30万亩高原夏菜陆续进入大田移栽关键期。作为兰州高原夏菜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该县抢抓农时,梯次推进高原夏菜大田移栽工作,完成从智能大棚到万亩良田的“绿色接力”。
智慧农机赋能春耕
“3+2+N”模式重塑农业产业新图景
走进榆中县甘草店镇三墩营村的康洁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基地,自动蔬菜移栽机在田间作业。随着低沉的变频电机嗡鸣声,打孔、投苗、覆土一体化作业一气呵成。仅需十分钟,百米长的标准田垄上已整齐排列着300余株菜苗,株距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这套自主移栽系统可实现日均5至7亩标准化种植作业,效率达人工移栽的3倍以上。
“我们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省市农机化示范推广项目,引进适合我县先进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榆中县农机服务站党支部书记杨涵刚介绍。近年来,榆中县立足地域特点和区位优势,创新构建“3+2+N”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通过中部高原夏菜产业带、南部二阴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带、北部旱作农业产业带“三个产业带”协同发展,推进现代种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两个重点”,建成一批高原夏菜、百合、中药材、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和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出覆盖全县的特色产业集群。2025年全县计划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以上,预计产量102.6万吨以上;高原夏菜主要为花椰菜、西兰花、大白菜等30多个品种。
梯度种植破题上市瓶颈
特色农业激活市场潜能
在榆中县龚家屲村白虎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连片冷棚,芹菜苗在膜下滴灌的滋润下茁壮生长,农技人员正指导农户调整水肥参数。“我们通过技术创新让蔬菜‘错峰说话’。”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李锦成介绍,技术革新驱动产业布局优化。全县形成“川中设施菜、川东露地菜、南部冷凉菜”的梯度种植格局。依托“一月育苗、三月移栽、五月上市”的设施温室与钢架冷棚融合模式,春茬蔬菜较传统种植提前15天上市,秋茬延后15天收尾,破解了高原夏菜集中上市导致的压价难题。
科技赋能智慧育苗
种业创新夯实农业“芯片”根基
在夏官营镇千亩设施农业基地,恒温大棚内正上演着现代农事的“双线作战”:翡翠色的幼苗在智能喷淋矩阵中舒展新叶,环境监测仪调控着温湿度;而育苗床上,新一茬种子已在苗床上破壳萌动。随着首批2500万株蔬菜种苗完成大田移栽,全自动播种机开启第二轮2500万株的种苗培育,实现全年茬梯次培育的无缝衔接。
据了解,榆中县以中国·兰州丝路寒旱现代种业创新谷建设为契机,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双轮驱动已建成甘肃康源、榆中裕丰等16家现代化育苗企业,构建起集穴盘基质育苗、智能环境调控、水肥精准供给于一体的智慧育苗体系,年产出优质种苗超4亿株,可满足周边8万多亩蔬菜种植,年产优质蔬菜20万吨以上。
从传统农业到智慧种植,从分散经营到品牌化发展,榆中县正以高原夏菜为纽带,书写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通讯员 张永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莉 文/图
- 2025-04-11春季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启动 兰州市企事业单位拟引才1199人
- 2025-04-10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赴南梁开展“牢记初心使命、弘扬延安精神”学习交流活动
- 2025-04-10【甘快看】敦煌艺术+航天文化+杂技会产生啥?《飞天揽月》告诉你
- 2025-04-10【甘快看·文化中国行】甘肃特产里的文化密码——中国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