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好生态引来鸥鸟栖
原标题:好生态引来鸥鸟栖
兰平
“生态好不好,鸟儿先知道”。近日,大批鸥鸟飞抵我市讨赖河生态文化园,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翩跹起舞,与蓝天、雪山构成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吸引众多市民和摄影爱好者驻足观赏。鸥鸟频繁来南湖“打卡”,也迅速刷爆微信“朋友圈”,人们晒各种与鸥鸟的浪漫之约,喜悦之情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良禽择木而栖”,生态环境究竟如何,鸟儿们会用它们灵动的翅膀给出最诚实的“答案”。近年来,我市鸟类数量与日俱增、种类愈发丰富,这是我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见证。如今,嘉峪关既是人类宜居的城市,也是鸟类生活的天堂,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正在徐徐展开。这是我市长期以来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市战略的生动体现,是我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终将我市打造成了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商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是民生之本,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生态民生改善就是最大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举生态旗、走生态路、想生态事、做生态人,探索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坚持连续30多年开展绿化年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40%和41.03%,森林覆盖率12.57%,草原植被盖度16.5%,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让百姓共享生态红利,也让绿色发展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优势,不仅带旺了旅游业,而且吸引着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向上向好、质效齐升、势能俱增的良好态势,成功入围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百强榜,连续两年获评新华社“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更加充实。
成绩令人欣喜。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市自然环境脆弱,生态环境保护巩固成果、扩大成效仍然任重而道远。我市地处戈壁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荒漠戈壁占总面积的90%以上,年均降雨量仅85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5倍,干旱少雨,缺水少土,自然环境十分脆弱。因此,要不遗余力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科学治污,紧盯污染防治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细化实化污染防治攻坚措施,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运用在线监控、空气质量微测网、走航监测和现场巡查等“人防+技防”措施,做好工业、燃煤、扬尘、机动车尾气四类污染源排污监管。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培育绿色产业,引领绿色发展,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厚植绿色发展的“底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 2025-04-09嘉峪关市“真金白银”奖励批零住餐企业(个体)
- 2025-04-09嘉峪关市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5-04-09嘉峪关市与大唐甘肃发电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 2025-04-08雄关大地幸福成色足——嘉峪关市全面打造民生幸福典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