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甘快看】记者手记:春染玉垒关

2025-03-27 20: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3月26日电 题:记者手记:春染玉垒关

  新华社记者李杰

  “春来江水绿如蓝”。

  站在甘肃玉垒乡冉家村旁的观景台远眺时,这句古诗描写的场景瞬间在眼前具象化了。翠绿的白水江,碧绿的白龙江,缓缓交汇,向东流去。

  从甘肃玉垒乡冉家村旁的观景台向下远眺,白水江、白龙江在此交汇东流。新华社记者李杰 摄  

  玉垒乡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相传,境内冉家村、关头坝村、玉垒坪村一带是三国时期阴平古道上的雄关要塞玉垒关。这一带奇险俊秀,素有“陇蜀咽喉”之称。

  如果说地处甘肃最南端的陇南市是甘肃省春意最先舒展的地方,那么陇南偏南的文县则是春风最早抵达之处。顺着目光俯瞰,群山环抱、碧水依偎的玉垒坪村春意正浓,层层叠叠的梯田上,黄灿灿的油菜花蔓延开来,游客们在花田中穿梭,村民也抓紧时间犁地耕种。

  26岁的高敏,透过落地窗看向江面缓缓而来的游船,等待着旅客的光临。作为诸葛隐庐水岸民宿店长的她告诉记者,这家位于江畔的民宿,仅有八间客房,每天有三四间客房有客人入住,不仅有从省内兰州等地特意前来踏春的居民,还有来自北京、宁夏等地的自驾游游客。游客既可以在这里品味折耳根、水蕨、黄莲尖等地道野菜,也能享受烤鱼、柴火鸡等特色美食。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玉垒乡境内白水江上,游船缓缓行驶。新华社记者李杰 摄 

  “惊讶”或许是高敏听到最多的评价。这里地处秦巴山区,山大沟深,过去交通极度不便。层叠山峦不仅让这里成为深度贫困地区,也将这种独特的风光掩藏。如今,过江铁索桥畅通国道,通村硬化路宽阔笔直,水电设施齐备,游客纷至沓来。“目前民宿还没正式营业,来的还只是过路散客。”高敏说。

  发展的春风,也抚慰了玉垒坪村党支部书记袁世明长期悬着的心。产业空心化、村民老龄化,曾让他感到无力。如今这里焕然一新,像高敏一样的年轻人,实现了从在外务工到就近就地就业的转变,离乡的村民逐步回归家乡干事创业,“大家干劲越来越足了”。

  61岁的袁明军,本来在外从事餐饮行业,2022年返回家乡开了农家乐。“旁人可能不理解,实际上我回来并不是一时冲动。”袁明军看到村里房子从土木的变成了砖瓦的,路也硬化了、宽了,再也不用背水喝,心里暖暖的。尤其是来玩的人越来越多,让他下定决心返乡,去年他经营的农家乐收入超10万元。

  甘肃玉垒坪村黄灿灿的油菜花蔓延开来,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品味春意。新华社记者李杰 摄  

  在2020年的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文县与成都九寨之门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约了总投资1.2亿元的项目,项目辐射包括玉垒坪村、冉家村在内的玉垒关。

  “我想打造的是亲近自然的沉浸式乡村旅游。”项目投资人张学军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当地三国文化有兴趣,对当地自然风光有感情。玉垒关在他心中具备打造成西部莫干山的条件。目前,张学军的企业在此已开发建设首期民宿、“田园牧歌”景区等设施,整个项目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将超过10万人次。

  白水江上荡漾的游船,缓缓靠岸。玉垒乡副乡长王文涛说,不久后码头也将完善起来,春天的脚步在玉垒关越走越快。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