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法院:厚植企业发展“法治沃土”
原标题:兰州法院 厚植企业发展“法治沃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日前,兰州新区法院通过破产重整,府院联动协同作战,帮助某药业有限公司实现“司法康复”。
这一企业的破产重整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实施以来全省基层法院办结的首例预重整转重整案件。2022年底以来,因经营管理不善,公司陷入生产经营困境,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到期债务。2023年5月18日,主要债权人申请对该企业进行破产重整。
受理案件后,兰州新区法院迅速开展调研,确认企业具备持续经营能力。针对该企业部分车间设备老化的问题,兰州新区法院创新性地批准将重整投资人提供的2100万元后续发展资金提前投入设备升级,打破了传统重整资金的使用顺序,在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优先完成生产线改造,为重整后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由兰州新区管委会协调各方,为企业引入了具有资金支持、产业协同发展的地方国企作为重整投资人,将债权人利益最大化,也使持有数量庞大药品批文的企业主体资格得以保留。
针对巨额税款债权问题,兰州新区法院创新性地采取“现金清偿+留债”模式,一方面确保税收债权全额实现,维护了国家财政权益,另一方面允许债务人留存部分债务在未来条件成熟时履行,有效缓解了企业短期资金链压力。同时,重整采用“分段式”清偿的方式清偿普通债权,有效保障了小额债权人的综合清偿率达30%以上,维护了该企业现有合作客户的稳定,推动企业可持续经营发展。
“破产重整挽救了一个陷入困境的优质企业,保障了广大债权人权益,最大限度释放出了破产审判制度的价值。”兰州新区法院案件承办法官朱亮军说。
这一案件是兰州市中基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经营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全市法院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动法院牵头的两项指标争先进位。
全市法院进一步强化府院联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参与的企业破产纠纷联动处理机制,与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企业破产程序涉税问题办理的工作指引》等相关意见,通过府院联动机制保障管理人依法履职,助力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去年,全市法院共计受理破产案件113件,破产案件结案率87.61%,平均审理周期190.21天。
同时,加大执行工作处置力度,对涉民生,涉小微企业等案件坚持快立、快执、快结,通过繁简分流、类案专办等举措提高执行效率。对被执行人为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案件,在充分保障申请执行人利益前提下,通过慎保全、缓惩戒、稳执行,有效化解“僵局”,助企走出“困局”。2024年度,执结涉企案件13891件,执行完毕率29.96%,执行到位率55.73%,执行到位标的251.77亿元,占到全省的46%。
为进一步助企纾困,全市法院延伸司法职能,严格落实全市包抓联企业统一安排部署,制定关于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发挥法院干警熟悉法律法规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法律风险、法律问题,精准务实为企业帮办实事、解决难题。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经联系企业760余家,走访调研1100多次,开展送法进企活动40多次,向各类市场主体提出意见建议近600条,化解矛盾纠纷80余次,有效帮助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诉前调解作为一种高效的解纷机制,在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全市法院不断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等有机衔接的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动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以及商事调解等各类专业性调解融合对接,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解纷服务。
“今后,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作风、更硬举措,不断蓄足法治‘活水’,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以司法的力度和温度助力企业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兰州市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 2025-03-19甘肃省法院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 2025-03-12甘肃法院多向发力筑牢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屏障
- 2025-03-10【甘快看】甘肃新闻丨(直通全国两会)胡昌升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说 报告高举旗帜履职为民开拓进取
- 2025-03-01甘肃法院创新“诊疗式审判”模式 家事纠纷调解成功率超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