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新春走基层|华亭:推进移风易俗 “小村规”带来“大变化”

2025-01-15 15:52 来源:中国甘肃网

  “除旧立新,推进移风易俗,是提升村子内涵的关键一环。”说起开展移风易俗给村子带来的变化,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孔彦荣颇有心得。他说,“近年来,朱家坡村结合村情实际,聚焦‘小切口’,深化做好以‘规’立风、以‘德’筑风、以‘文’塑风‘三篇文章’,大力推进高额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综合治理,以‘新风尚’助推乡村振兴‘新发展’。”

  朱家坡坚持以“规”立风,抓管理、除陋习。锚定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目标,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和积分奖励等制度机制,坚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规范明确宴席规模和标准。积极推选红白喜事“总管”,严格落实婚丧喜庆申报及上门打招呼制度,实行全村红白喜事统一组织、集中操办,形成“一家过事全村帮忙”的新气象。

  “家里有事,村子统一组织、集中操办,打破了陈规陋习,树立了新风正气,给大家都减轻了负担,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好事。”日前,村民刘洋来到村委会,签订了举办孩子满月宴的移风易俗承诺书,他说,“严禁恶性攀比,反对铺张浪费,非常好。自己将自觉带头做好移风易俗,同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树立文明风尚,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朱家坡坚持以“德”筑风,强宣传、树榜样。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载体,建成好人墙、道德长廊、主题公园4处。通过“道德评议会”定期表扬正面典型,曝光反面事例。依托道德讲堂、大喇叭、微信群、板凳会等,开展“干部讲政策、乡贤讲家风、模范讲奉献、青年讲传承”移风易俗“四讲”活动30多场(次),引导群众感知身边好人好事,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共育文明和谐风尚。

  “我们村文化长廊布设的这些标语,不但宣传了党的政策,更把村规民约融入其中,新颖的形式,美丽的色彩,醒目的字语,在美化村庄的同时,还像随时在身边的宣传员,时刻告诉经过的村民崇尚文明。”孔彦荣说,“有了文化长廊不间断地‘说话’,村子也在一点一滴中改变,邻里间更加和睦,志愿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不断高涨。”

  朱家坡坚持以“文”塑风,重引导、促提升。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每年组织开展“乡村春晚”、七夕采摘节、百家饺子宴、古装旗袍秀、篝火晚会、曲子戏演出等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创作编排移风易俗主题情景剧、小品微电影等文艺作品,在寓教于乐中激发群众对文明礼俗的认同感。

  “生活好起来了,村子通过举办乡村春晚、篝火晚会、百家宴、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让我们的精神也富足了起来。”说起开展文化活动,对村民带来的变化,今年72岁的村民朱荣眉飞色舞。他说,“现在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人陶醉,唱歌跳舞多了,抽烟喝酒少了,茶余饭后多到文化广场娱乐的越来越多,为自己是朱家坡人而骄傲。”

  “我们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思路,制定了涵盖文明乡风、传统美德、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等内容的‘村规民约’,让村民行为准则有了具体的标尺。”孔彦荣介绍,村子还健全了以农村妇女为主要议事群体的村民议事、办事和监事等制度,推行“周一说事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件。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4个理事会,并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带头执行红白事简办、主动报备,引导村民转变陈旧观念,树立文明新风尚。

  通讯员 张小兵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