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让政务服务“提速”“升温”
为了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验,平凉崆峒区以“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为统揽,以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真正做到服务下沉、提升效率,让政务服务更贴心、更接地气。
近年来,崆峒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充分整合运用数字政府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降低办事成本,在全省率先完成“大综窗”改革,政务服务从“一门一次办”迭代升级为线下只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口,线上只上一网、在一个端口,同时按照“2+10”模式,持续完善政务大厅功能布局,规范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网办辅导体验区两个专区以及无差别受理等10个综合办事窗口,开展“5+2”不打烊服务、早8晚9延时服务和网办辅导、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工作质效不断增强。
“今天我到政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帮办代办热情接待,工作人员细致讲解,我很快的拿到了营业执照。”办事群众苏女士表示。
数据显示,2024年崆峒区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59.1万件,事项按期办结率99%以上,通过数字政府平台累计办件30.9万件,自助终端办件3万件,“一件事”办件3万件,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100余人次,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
“云办”代“厅办”,“数跑”代“人跑”,“智服”代“帮办”,“远程协同就近办”......过去的一年里,崆峒区聚焦打造效能税务,顺应办税服务厅智能化、场景化、便捷化发展趋势,通过“厅内空间调整、区域功能增减、进厅办税流程再造、税费服务资源整合”四个方向匠心打造了“四位一体”的便民服务矩阵,聚焦办税缴费热点难点问题成立了专家诊税区,前台办税窗口由18个精简为10个,压缩比率达44%,通过“智税云”交互平台远距离智能协同,实现进厅资料“线上”传递,进厅业务量较上年下降27%,进厅办税平均等候时长由7分钟下降至2分钟,降幅达71%。
为满足纳税人“异地办,就近办”服务需求,区税务局还成立了专门的征纳互动运营团队,通过跨省协同,远程连线帮助纳税人网上远程解决相关业务事项,全区累计帮助纳税人缴费人远程解决税费难题813起,跨省协同解决税费难题69起,切实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解难题。
“我感觉办税服务大厅升级以后,分区更合理,办理业务的流程更精简了,尤其是我们企业的业务办理起来更便捷了,全程陪伴式的导税服务,让我们纳税人感觉非常温馨。”纳税人田彩军对如今的税费服务赞不绝口。
以往,基层政务服务存在诸多不便,“空白地带”让群众办事往往要跑远路、多跑路。为此,崆峒区以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大综窗”改革为“样板间”,倾力打造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大综窗”改革示范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记者在柳湖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看到,大厅内设有咨询引导区、自助服务区、等候区、母婴室等功能区域,打印机、饮水机、电话、雨伞、充电宝等便民服务设施也配备齐全。工作人员热情细致地为村民办理相关业务。
“我今天到乡上来办理临时救助,把资料给工作人员看了之后,条件符合就直接可以办理了。现在办事比较顺畅,不需要到其他地方办理。”村民刘志柏说。
“我们聚焦基层政务服务‘就近办’‘一次办’‘便捷办’,着力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强化人员配备、能力提升、制度完善、灵活多样、简化流程、帮办代办‘六项措施’配套到位,2024年共接待群众3800余人,办理业务2460余件,帮办代办业务430余件,办结率100%。”柳湖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谷田说。
如今,崆峒区共有便民服务中心20个,便民服务站27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为办事群众提供各类咨询服务,解答政策咨询及辖区内社保、医保、民政等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批和办理。截至目前,全区乡镇街道办件量达58900件,群众“多头跑、往返跑”成为历史,“就近办”成为常态。
通讯员 胥蕾 朱越 文/图
- 2025-01-10华亭:“暖心贴”勾画服务群众“幸福图”
- 2025-01-08西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引领农业新发展
- 2025-01-06【新春走基层】华亭:“三下乡”情暖乡村 优服务温润民心
- 2025-01-06临泽:做好农资储备供应服务 保障春播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