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着力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地标 甘肃省将依托黄河文化构筑六大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2024-12-26 08:33 来源:兰州日报

  中国甘肃网12月26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12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感恩奋进,黄河之滨会更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获悉,我省将通过构筑黄河文化标识体系、打造黄河流域精品旅游线路、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等措施,力争到2030年黄河流域9市州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5亿人次以上,旅游消费达到4000亿元以上。

  据介绍,我省地处黄河上游,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景观多样,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要省份。我省研究制定了《关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甘肃段的实施方案》,力争到2030年,全省黄河流域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3800个以上,博物馆纪念馆186个以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6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个以上,黄河流域9市州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5亿人次以上,旅游消费达到4000亿元以上。

  打造6大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我省地处黄河上游,境内黄河文化体系比较完整,演进链条没有缺环,对于见证和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显示度,我省着力打造6大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黄河流域人类史及文化史标识体系:在黄河干流及湟水、大夏河、洮河、渭河、泾河等支流流经的甘南、临夏、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地,打造古生物家园、人类起源、文明肇启地标。

  始祖文化标识体系:在渭河、泾河流域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地,打造人文根脉、农耕之源、岐黄故里、石窟长廊地标。

  先周文化标识体系:在庆阳市、平凉市灵台县等地,打造周先祖故里、神州祭天第一台地标。

  早期秦文化标识体系:在陇南、天水等地,打造秦先祖、秦直道地标。

  黄河自然遗产与民族民俗文化标识体系:在甘南、临夏、兰州、白银、武威等地,打造“万里长城”“青藏之窗”民族风情、“在河之州”民俗文化、“黄河之滨也很美”地标。

  红色文化标识体系:贯通俄界-腊子口-哈达铺-榜罗镇-会宁-界石铺-南梁等重要节点,串联兰州八办、河西走廊红西路军战斗遗址等线路,打造“万里长征”“两点一存”和“星火”相传地标。

  推出黄河流域精品旅游线路

  我省依托甘肃境内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追溯“始祖、周祖、秦祖,文明起源、农耕起源、中医起源”等文化传承脉络,突出黄河上游地理地标高度集中的特点,重点推出一批黄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九曲黄河、高原生态”游:在甘南、临夏地区,突出雪域高原、美丽草原和民族文化特色,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精品线路。

  “黄河很美、丝路畅享”游:在兰州、白银地区,突出“黄河之滨也很美”的现代都市风光和黄河古渡名镇丝路风光,打造黄河历史名城和丝路都会旅游精品线路。

  “始祖文脉、华夏古邑”游:在天水、定西、平凉、陇南地区,突出伏羲、女娲等始祖文化和周先祖、秦早期文化特色,打造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旅游精品线路。

  实施五大重点工程

  实施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推进黄河文化重大考古,打造黄河文化博物馆体系,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

  实施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加大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将甘肃打造成为国家红色文化学术高地和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

  实施黄河文化展示传播工程,提升黄河流域文化、旅游、娱乐、休闲、体育等设施建设配套水平,推出一批黄河文化题材的大书、大剧、大作、大片、大赛,对内对外讲好甘肃黄河故事。

  实施黄河流域文旅产品提质工程,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文化旅游景区、度假区,推出一批旅游名县(名镇、名村),推动沿黄河部分市州尽快实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

  实施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业培育工程,建设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黄河文旅龙头企业,引领带动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