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机器换人” 挖掘科技红利
蘑菇大棚小火车变轨现场 宋睿/摄
“人不够,机器凑!”拿着遥控器,指挥着“小火车”来回搬运蘑菇框,杨立刚露出难得的俏皮,“这个凑,可不是‘凑合’,是提升,是进步,是革新!”听到记者笑,他转过脸来,煞有介事地强调。
放弃乡政府的“安稳日子”,4年前,36岁的杨立刚通过专职化村支书考试,成为中庆村支部书记。
“原以为娃娃来是‘搞资历’‘混日子’,没承想还真吃得下苦。”58岁的王选科说。
但杨立刚有心事:中庆为啥这么穷?
吃住在村、登门入户,一番摸底他有了数,也犯了难:全村518户1533人,人均耕地面积才2.4亩,更关键是没有像样的产业,发展后劲乏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着急。”
转机来自8月,杨立刚跑断腿的产业支持终于看到了希望,独店镇对各乡产业扶持,中庆拿到了15座回收的大棚和20万资金投入。
因着前几年种蘑菇的经验,杨立刚试着种起了蘑菇,“先试验一个棚,焊接蘑菇框架124组,每个框架下来,能种菌箍棒500个,这些投入下来大概1万元左右,抛过菌棒的原材料、人工、水电费这些,每个蘑菇盆里的收入下来,大概能有个2万元左右。”杨立刚掰着手指头细细算来。
不久后,15个大棚顺利盘活,新的问题又梗在了杨立刚心头: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村里招工难!
抓耳挠腮半个月,抖音上一段小视频让他灵光一闪:“这装置可以啊,我们完全能学啊!”
蘑菇棚外,王选科操控着类似小火车的装置运来了又一组框架,新奇的装置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杨立刚介绍道,“你们看他的这一套装备,就从抖音平台上学习到的,我们给‘落地’了。”
几个月钻研下来,火车轨道铺满了15座大棚,“轨道是我们自己焊接的,火车头是我们买的成品,框子是我们自己量尺寸,找电焊工给我们加工的。”杨立刚有些得意。
在杨立刚口中,小火车妙用无穷,“这个轨道还有一个变轨,变轨接上以后,可以直接把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原材料,还有我们种好的产品都可以通过这个变轨,从棚里边直接运进去,也可以从棚里边儿直接运出来。”
人不够,机器凑,不光人手的问题解决了,投入产出算下来,还很低。杨立刚扳起指头一算:人工总成本每人每月是3000元左右,一年就是近5万元;而设备投资不到4万元,能为我们节省大概4个人的人工费,几个月内就可收回成本。
“未来人工还能再减减,只留公益岗,这样,村里的收入又能提升一大截。”初尝甜头的杨立刚,像后生仔一样雄心勃勃道,“过去拼成本,以后拼技术。”
“机器换人让规模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是总想着怎么尽可能拼成本,以后是想着怎么用更先进、更精密的机器、设备,推动技术升级、产品创新,挖掘技术红利。”杨立刚由衷地说。除了解决村里小工厂招工难,“机器换人”带来的这些看不到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通讯员 孙筱娜 宋睿
- 2024-12-17金塔:“科技红娘”搭“鹊桥”“双向奔赴”结良缘
- 2024-12-12高台:温室大棚争奇斗艳 科技服务锦上添花
- 2024-12-06靖远:种菜用上高科技“智慧大棚”为农业注入新动力
- 2024-12-06西和:科技赋能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