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平凉灵台:回乡当菜农 “蔬”写致富路

2024-12-10 08:37 来源:平凉日报

  原标题:回乡当菜农“蔬”写致富路

  中国甘肃网12月10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朱强)入冬后,天气渐冷。但灵台县百里镇严家沟村蔬菜种植大户李友善的温棚里却温暖如春,一垄垄白菜整齐排列在大棚里。看着这些卖相十足的鲜嫩蔬菜,李友善的脸上露出了收获的喜悦。

  “这些白菜都是8月份移栽的,现在价钱不错,一斤零售能卖到2.5元左右。”李友善笑着说。

  今年56岁的李友善和儿子李宏博在严家沟村种植蔬菜已有多年。他们凭着40座温棚,每年都有30万元左右的收入,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

  说起自己的致富路,李友善笑着介绍,以前在工地做零工,全家的收入都靠他一个人来赚取。儿子考上大学后,为给儿子攒学费,一家人省吃俭用,但日子还是越过越紧。看着村里有人靠着蔬菜种植过上了好日子,他也产生了种菜致富的想法。

  “2015年,我在村里租了几个大棚,看别人都种辣椒,我也跟着种了几棚,没想到那一年收入一点都不好。”李友善说。

  由于缺少技术,李友善种植的辣椒品相差,没有市场竞争力,好多都烂在大棚里,他心疼坏了。

  为了种好蔬菜,2016年,李友善开始积极参加镇里、县里组织的各类技能培训,有空了还去别人的蔬菜棚里帮忙、学艺。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积累了一定经验,一次性在严家沟租了40座钢架大棚,一门心思发展蔬菜产业。

  2019年,李友善儿子李宏博大学毕业后,看着父母整年没日没夜的操劳,主动放弃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回家与家人一同创业。李宏博详细了解周边县区、不同季节市民对蔬菜品种的偏好,以及各类蔬菜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根据判断,将40座大棚种植的蔬菜类别重新做了详细调整。同时,他又结合土壤、气候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除了保留一些传统的畅销蔬菜品种外,还引进了紫甘蓝、莴笋等特色蔬菜进行试种。

  由于父子俩管理精细蔬菜品质极好,加之又是错茬种植。他们的蔬菜上市后很畅销,当年就开始盈利。一笔经济账算过后,更加坚定了他们种植大棚蔬菜的信心。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如今5年过去了,在李友善父子的合力经营下,大棚的收益越来越好。他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子李宏博负责规划和市场营销,父亲和母亲负责种植管理。忙不过来时,他们还会雇佣一些周边的群众来帮忙。有群众有意向发展蔬菜产业,他们也全力给予群众技术上的援助。

  谈及以后的发展,李宏博说:“我们已经开始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和成立农民合作社,就是想用自己成功的经验,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设施蔬菜,让大家都能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