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我喜欢这个职业,喜欢为观众带来欢声笑语。”
今年48岁的王伟,是甘肃演艺集团敦煌艺术团的一名曲艺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青年联合会青年委员。
自从小学五年级起,王伟便对曲艺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那年,他有幸结识了相声演员王庆新,作为自己的启蒙老师开始了对曲艺的学习,从最初的感兴趣到如今热爱且为之奋斗的事业,转瞬间已走过了三十多个春夏秋冬。
“最初学习曲艺的时候,我父亲是很反对的。”如今,再次提起当初步入曲艺行业的点滴时,王伟原本微笑的脸上闪过一丝严肃。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医大夫,母亲是幼儿园的老师。”并非艺术世家出生的他却从小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曲艺的“种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若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细数过往,于王伟而言,最辛苦的那段日子,要数启蒙老师开始教授曲艺的那个时候。
“那时候每周两节课,词背不会,我就扇自己耳光。”王伟说,“喜欢归喜欢,学了曲艺以后,背词是最难的,不仅要完完整整的背下来,还需要肢体的动作和心里的想法。”
起初,家里的阳台和楼下的院子,是王伟背词最多的地方,因为父亲要在家里看中医学的书籍,“我在那叽叽喳喳的背词太吵了。”
业余爱好可以靠热情,一旦将爱好变成专业,那就要靠毅力。演员表现给观众的是一种轻松愉悦,但作为演员本身来说,背词是一个单调和苦闷的过程,不仅要把词记下来,还要用语言、表情和肢体的动作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更多时候,背词靠的是肌肉的记忆力。
只有“苦”记、“苦”背之后形成的“肌肉记忆”,才能在演员登台表演突然忘词的瞬间,让词从嘴里顺利地“蹦”出来。
也是因为在启蒙阶段吃了不少“苦”,后来,在他进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学习的三年时间里,省了不少劲。
“1994年甘肃委培7名学员去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学习三年,那年我17岁,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与王伟的喜悦与憧憬不同,当父亲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依旧是反对的。
1994年6月17日,是王伟脑海里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天。
“相声就是耍嘴的。”在兰州火车站,王伟的父亲手里拿着去往天津的卧铺票,“你现在想通了就跟我回去学中医,不要去天津了,咱爷俩明天就上兰州中医学校。”
原来,王伟初中毕业之后,已经在兰州中医学校学习了两年,再有一年就毕业了。
“学医济世救人,曲艺华而不实。”这也是父亲一心想让王伟学中医,反对他学曲艺的原因。“男孩子要有个好工作,以后娶妻生子,养家糊口!”父子两在站台前僵持了半小时,“在临开车前的五分钟,我一狠心,拿过父亲手中的火车票,转头就上了火车,直奔天津。”
伴随着渐渐驶出站台的列车,站台上留下了父亲孤独的身影。
到了学校以后,王伟和父亲的关系依旧很紧张。“那时候没有手机,家里有个座机电话,我在学校传达室给家里打电话,想跟父亲说几句话,可是他不接,上学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是母亲给的”。
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学习的三年时间,王伟跟着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田立禾先生学习,这三年,也是王伟专心致志学习曲艺的日子,这期间,他结识了不少著名的相声演员,在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
“1995年兰铁电视台的春晚,我和搭档演了个相声《报菜名》,深受欢迎。”这也是王伟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一年之后的首次登台演出,也是他与父亲关系有所缓和的开始。
父亲看了王伟的演出,也在亲朋好友及病人口中听到了对王伟的赞许,“那时候,父亲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我们的关系缓和了。”
1997年,王伟和其余6名同去参加委培的学员顺利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毕业后,回到甘肃省曲艺团工作。王伟的第一次登台演出,不顺利,甚至是让他伤心的记忆。
那是一台名为“百花齐放 曲艺争芳”的曲艺晚会,“我们一起学习回来的7个人,6个人上台演出了,而我去拉大幕了。”
“原本是要和搭档程明亮表演口技相声《甘肃是个好地方》,首次登台演出,我很认真地准备了一个半月,可是临上场前告诉我要换演员,让我去拉大幕。”王伟讲述着当时的情景。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尤其是刚刚毕业,我也想在家乡父老面前崭露头角。甘肃委派了7个孩子去学习,回来就我一个人去拉大幕了,这让父母知道了,可怎么办?”王伟说,“尤其是我父亲当时还不愿意我去学这个,那场演出,我十分为难的跟家里撒了谎,就说团里临时换了节目,这场晚会,你们就不去了吧。”就这样,父母没有出现在晚会的现场。
虽然极不情愿,但是21岁的王伟还是接受了安排,完成了拉大幕的工作。虽然没有上台,很失落,但当看到老演员的表演后,认识到了与老演员之间的差距,得到了学习,从自身找不足。
那场晚会之后,王伟委屈极了,他两天没有上班。母亲看出了王伟的委屈,开口问了原因,王伟哭着向母亲诉说着心里的委屈。“好了好了再不说了,我陪你去找找领导?”
就这样,母亲带着王伟来到了甘肃省曲艺团,找到了王伟的领导。“孩子怀着一颗火红的心,为观众奉献曲艺的热心,等了一个多月,临了,请来了老演员,换掉了他,而且还让他去拉大幕,作为一名年轻的曲艺演员,心里肯定很难受。”母亲的话,暖了王伟的心。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领导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刻在了王伟的心里。
母亲回家后,领导又找王伟谈话,开导了他,“你还年轻,还是要多学习,单位也知道你在相声方面是块好材料,好好发展,甘肃的曲艺得靠年轻人。”听到领导的话,深受鼓舞的王伟放下了心里的压力。
“作为一名演员,最难受的就是不能登台演出。我要是不好好学,怎么对得起父母,怎么对得起田立禾老先生?”王伟暗暗问自己,决心更加努力,并改变自己的表演形式。
第一次的“登台”以拉幕告终,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在1998年元旦的《欢声笑语满金城》晚会上,王伟请来了父母。舞台上王伟和搭档演出的口技相声《欢乐大地》惹的台下观众捧腹大笑。
这次演出于王伟而言,意义是重大的,他不仅在业务上得到了提高,也重拾了自信。但最重要的是,王伟在父亲的脸上看到了笑容。
“爸,怎么样?”回到家,王伟问父亲,父亲嘿嘿一笑,并没有任何言语,只是轻轻拍了拍王伟的头。
那场演出之后,去找王伟父亲看病的病人也会时不时的提起王伟,父亲都会笑着说,“孩子现在演出有模有样的,这三年没有白学。”
时间又过了两个多月,王伟与搭档程明亮合作,为参加曲艺牡丹奖而创排作品《情系陇原》。节目虽然创作出来,却没有排练出来,因为在那个时候,王伟接到了工作借调的安排,开始了为期两年半的借调生活。
2000年,王伟借调回来后抓紧排练《情系陇原》,最终,原创相声《情系陇原》参加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文学入围奖,受到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老师的好评,被中国曲协主席姜昆老师称为“甘肃相声新秀”。
2002年,是王伟曲艺生涯中的又一个节点。“那时盛行方言,特别是方言小品,我们当时录了60集兰州版的《猫和老鼠》,剧中的‘汤姆’就是我配的音。”
这一年也是王伟发生变化最大的一年,“我突然意识到相声的表演不仅仅是用普通话,还可以用方言来表现,于是,我就更喜欢曲艺这门事业。”
2012年,搭档程明亮退休了,王伟遇到了自己事业的瓶颈期。“我突然很失落,十几岁就和程明亮搭档一起演出,他退休了,我也没有合适的搭档了,后面的一段时间,我迷茫了。”
经历了没有合适搭档的彷徨和迷茫期后,2017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舞台表演,王伟更多的想到了创作。
2019年6月曲艺团、京剧团、杂技团合为一个团之后,领导又找到王伟,“现在找个合适的搭档也不容易,你文笔好也喜欢创作,以后就搞创作吧。”就这样,王伟从舞台表演转向了曲艺创作。
用高水准曲艺艺术,讴歌时代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王伟开始曲艺创作工作之后的目标。
2020年音舞快板《总书记来咱布楞沟》荣获中国曲协第四届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奖,获得第十届敦煌文艺奖。
2023年音乐快板《二十大精神放光芒》荣获优秀创编、优秀演员称号,荣获优秀节目奖。
2024年群口相声《这十年》荣获中国第十三届曲艺牡丹奖文学围奖、节目入围奖。
……
王伟的曲艺生涯中还获得了很多很多的奖项,一个个表彰,是对王伟这些年来艰辛付出、刻苦努力的见证。
2024年10月12日,是王伟曲艺生涯的第三个节点,这一天,著名相等演员魏文亮新收了四位徒弟,王伟是其中之一。
魏文亮7岁登台,从艺已长达77年。他是第一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荣获中国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曲艺是一门事业,也是一门传承的艺术,拜了师,就有了传承。”王伟欣喜地说。
谈及曲艺今后在甘肃的发展之路,王伟直言,要鼓励和支持曲艺创作,丰富曲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推广和普及曲艺文化,借助“一带一路”主渠道优势,打造特色省级作品和优秀节目,推动曲艺在甘肃的发展。
“特别想对现在从事曲艺工作的年轻人说,希望你们坚持热爱曲艺,不断学习和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在面对压力和挑战的时候,保持乐观和坚持。”王伟笑着说,“希望从事曲艺的年轻演员,可以承担起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对曲艺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