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甘特稿】陨落在大漠戈壁的警花“杰哥”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那是轮胎皮吧?靠边停,把轮胎皮捡走,不然,过往车辆会有行车安全隐患。”
“史杰,你醒醒!妹妹,你醒醒……”
2024年8月17日,河西走廊晴空万里,俯瞰大漠戈壁,黝黑的连霍高速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划成了南北两瓣。
17时许,呼啸的车流里,郭添有嘶喊的声音被大风卷走,一个年轻的生命,一朵盛放的警花,正在郭添有的怀里渐渐逝去。
噩耗传来,警界悲鸣。
定格在29岁的年轻生命,让荒芜的戈壁滩徒增了更多的荒凉与悲伤。但她扎根大漠,无怨无悔,为了守护平安而绽放的生命,犹如一座无形的丰碑,竖立在高速公路上,熠熠生辉。
而她短暂而又壮丽的生命,充满了艰苦奋斗,充满了勤俭节约,充满了忠诚担当,充满了无私奉献……

“梅花香自苦寒来”
“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第一次踏上瓜州大地的史苏丽怎么也想不到,此行,竟是送别妹妹,从此阴阳两隔,已经哭红的双眼,泪水再一次泉涌。
“我和妹妹商量好的,赶在我的孩子开学前,要带孩子来这里看望她,车票还没买,人不在了……”
史苏丽是定西市通渭县人,出生于陇山乡的一个小山村——姬湾村阳坡社。定西,曾被冠以“苦甲天下”之名,史苏丽的家乡也不例外。贫瘠的土地,闭塞的交通,让小时候的史苏丽一家生活异常艰难。
回想儿时,妹妹史杰从小就表露出了男孩子的性格,身强力壮,个头也高。虽然比自己小几岁,但站在一起,高大的史杰更像姐姐,娇小的史苏丽更像妹妹。
“小时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和弟弟妹妹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史苏丽回忆,从她记事起,她的奶奶因心脏病常年吃药,家里的农活主要靠爷爷和弟弟妹妹的帮衬,“妹妹很孝顺,她想替爷爷多分担点,所以干活很卖力,小时候吃了很多苦。而我,因为看上去弱小,只负责做饭等家务,吃的苦比反而很少。”
儿时的苦难,造就了史杰沉默寡言的性格,也锤炼了她坚韧不拔的毅力。
“唯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摆脱贫穷。”十多年寒窗苦读,史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甘肃政法大学。
没人知道史杰为什么喜欢运动,或许与她小时候干农活太多有关,但她一头看上去干练的短发和篮球场上飒爽的英姿,折服了一众学妹。
“她的身体素质特别好,篮球技术非常高超,长跑也很强,为人又亲和,没人不知道她。”从广东赶到甘肃瓜州送别史杰的小孙(应当事人要求)说,“警体课,她是我们的小老师,可以说,学姐在我们心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为了刑警梦,史杰夜以继日地锻炼,只为有朝一日赶赴缉恶惩凶的战场时,有近身搏斗的能力,不给犯罪嫌疑人逃跑的机会。
“可能是她男娃娃性格的原因吧,从小她就喜欢当警察。”史苏丽说,弟弟也很优秀,率先进入了警队。在弟弟的感召和梦想的驱使下,毕业后,史杰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一次通过,入列警队,成为了酒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渊泉高速公路大队的一名交警。
没能成为刑警是史杰生前的遗憾,但穿上警服,史杰如愿以偿。这身向往已久、来之不易的警服,激励着她恪尽职守、鞠躬尽瘁。
不论在大学还是来到警队,史杰始终秉持着勤俭节约的本质,一头短发的“假小子”,省去了化妆品、裙子、首饰等众多开销。
为了省钱,工作了六年的史杰一直居住在警队的宿舍里,洗发膏、牙膏用完了,她还要剪开瓶子涮用。衣柜里,除了警服,鲜有便装。只有那颗篮球,幸运地成为了她“花钱”的证据。
“她不是舍不得花钱,只是她觉得很多时候没必要。”史杰的学妹李晓亮说,“她也爱美,喜欢的美甲,会花钱给我们做。你看,这还是今年她到兰州时,给我做的美甲……”
而当同事俞万宝和史杰开玩笑说“你们家乡的核桃是不是特别好?我妈最爱吃核桃”时,史杰会默不作声地从家乡买回来一大箱核桃送给他。
“那一箱子核桃,我抱都抱不动……”想起史杰生前的点滴,俞万宝哽咽地再也说不出话。

“六载芳华铸就忠诚警魂”
8月21日下午,史杰遗体告别仪式在瓜州县殡仪馆举行,吊唁词中,有一句“六载芳华铸就忠诚警魂”来形容她。
六个春秋,放在历史的长河里,转瞬即逝。但对于史杰来说,是漫长的岁月,艰辛的岁月,更是无私奉献的岁月。
“初到警队,她比较腼腆,不太爱说话,但总是挂着一张笑脸。接触的多了,慢慢发现,她其实也挺开朗的,特别爱运动。”史杰生前的舍友李红霞说,没有史杰拿不下来的工作,只有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与思乡,是她克服不了的痛。
定西虽被冠以“苦甲天下”之名,但比起瓜州地区大漠戈壁之荒凉,史杰的家乡算得上是山清水秀了。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飞石走砾,更是常态。
“夏天高温,目光所及,没有可以乘凉的阴凉之处。冬天的寒风,卷着砂石,打在脸上,那个疼……”李红霞说,初到瓜州的史杰并不习惯,恶劣的环境加上高强度的工作,让史杰一时吃不消。
“她曾时常坐在床头望着窗外发呆。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想父母了。有时,她会默默念叨:怎么才能把工作干好…那时,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
在李红霞及大队领导、同事的帮助照顾下,史杰很快适应了生活和工作,并以高效、干练、有担当、能吃苦、品质好等优点赢得了所有人的肯定,快速成长为了办公室主任。
今年2月21,也就是正月十二,河西地区刮起了大风,深厚的积雪被大风卷起,能见度不足十米,致使连霍高速数十台车辆或刮擦追尾,或陷阱积雪。当天,大队长杨东率队赶赴现场后,分组处置交通事故并展开救援工作。
“近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那么大的风,天未降雪,但大风卷起的雪胜过大雪天气。”杨东回忆,刺骨的寒风让人不敢在车外久待,“站在原地超过三分钟,鞋底就会粘在地面,脚就跟没穿鞋一样冰冷……”
这种天气下,史杰带领两名辅警,从上午9时工作至下午17时,将杨东安排的路段所有交通事故全部妥善处置,并将所有车辆拖离了现场。那天,队里能抽出的男同志全部上路,但女同志,只有史杰一位。那天,她和队友救助故障车辆40多台,紧急救助送医14人,保障6.2万余车辆、21万名群众顺利过境。

杨东说:“任务结束后,看到她通红的脸颊,两个黑黝黝的眼珠不停地转动,心里不是滋味。当时我就想,要是我的女儿也这么辛苦,我该有多心疼。”
俞万宝说:“很多男同志都坚持不了,时不时要回到车里暖暖,史杰却一直在外边,那种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临走前,我给她拍了一张照片,以作纪念。”
李红霞说:“她就是这样一个人,看多了交通事故中的悲剧,工作起来不要命,她常说:把工作做好,少出事故,让大家平平安安回家。”
还有一次,史杰在巡逻过程中查处了一起应急车道违规停车行为,当时,驾驶员希望史杰只罚款不扣分,但史杰坚持按照相关规定罚款扣分。对此,驾驶员从头到尾对史杰进行谩骂。史杰却全程沉默,严格地实施了执法行为。
随后,随行人员将该情况向杨东反映后,杨东在全队大会上通报:取证完整,证据充分,执法严格,程序严谨,提出表扬。
“她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是维护道路安全。她对驾驶员的谩骂充耳不闻,是对驾驶员的包容与理解。”杨东说,“她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成熟稳重,令人刮目相看。”
这六年,她始终扎根荒漠戈壁,先后在大队办公室、党建办、秩序管理等岗位工作,凭借务实担当、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逐渐成长为单位的“顶梁柱”“好管家”和同事眼中的“笔杆子”“多面手”,赢得了广泛赞誉,2022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这六年,她从一名稚嫩学警到满腔热血奔赴热爱的公安事业,一路披荆斩棘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民警察,匆匆飞逝的岁月见证了属于她不忘初心、笃定执着的光荣征程。
这六年,是她数不清的热忱为民,是她无怨无悔的牺牲奉献,是她无惧风雪的担当坚守,是她“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铮铮誓言。
然而,年轻的她,却倒下了。倒在了那条守护了六个年头的路上……

“史杰,你醒醒!妹妹,你醒醒……”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史杰,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然而,一头短发的“假小子”也有多愁善感的时候。
在警队,因为史杰一头短发而更像个小伙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杰哥”。
工作中,她确如“杰哥”般坚韧不拔,做事干练,行事果断,刚毅中透着柔情,严厉中带着宽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杰哥”看上去愈加心事重重。
“妹妹常说,大队长和其他同事对她特别好,介绍了好几个对象,有时候他还会发照片让我们看。”史苏丽说,但每每相亲都会以失败告终。一身“武装”的史杰开始审视自己,开始改变自己。
“为了找对象,她留起了长发,这一头长发,足足长了三年……”谈起史杰的感情史,李红霞再一次泪流满面,“她一直在学习,想去省城当刑警。还读了在职研究生,再有几个月就毕业了。不过,这两年,她的想法改变了,说是准备买房,在这里安家。”
8月17日14时许,挽起那一头飘逸的长发,史杰带着郭添有踏上了又一次例行巡逻的路途。当天,他们驱车行驶至高速公路时,接到了大队指令:前方有大货车发生刮擦事故,立即前往处置。
接到指令,史杰和郭添有火速赶赴现场。一路上,史杰不断告诉郭添有:尽量快点,但注意行车安全。
“大货车停在高速公路上,十分危险,我们都清楚,要快点赶到,快速处置完,恢复路面畅通。”郭添有说,抵达现场后,史杰快速、高效地处置了刮擦事故。随后,他两继续前行,进行巡逻。
此时,时间已近下午17时许。
车辆行至2618公里200米处时,发现超车道上有轮胎皮。随即,史杰指令郭添有靠边停车。

“她说,轮胎皮在车道上,有安全隐患。于是,我把车停在了应急车道,打开双闪和警灯,在后方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后,史杰负责警戒,我去路中间捡拾轮胎皮。”
就在郭添有弯腰捡拾轮胎皮的瞬间,只听“嘭”的一声。循声望去,被撞的警车已从应急车道掉头甩停在了超车道。史杰则倒在了应急车道上。
“我赶忙跑过去,只见史杰的嘴角在流血。我轻轻抱起她,喊:史杰,你醒醒!妹妹,你醒醒!却不见她任何反映。”郭添有说,当即,他拨打120求救电话,并将情况向大队领导作了汇报。
接到郭添有的电话时,杨东正驱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当时,我的双手、双腿一下子就软了。楞了一会儿,意识到,救护车赶到需要的时间太久了,遂赶紧告诉郭添有,就近找一辆社会车辆把史杰送往医院。”
有了杨东的指令,郭添有迅速向周围求助,一辆陕A牌照的越野车开了过来:走,我送你们去医院。
一路上,郭添有喊着史杰、喊着妹妹,让她醒醒。但终究没有得到回应。
而在高速公路收费处,救护车早已等待,紧急调动的专家大夫也火速赶往了医院。
在同事们一路的保障下,史杰被火速送到了救护车上,并在紧急抢救中送至医院。然而,她年轻的生命还是没能留住,随着大夫宣告抢救失败,她如花般的生命,定格在了29岁。
“杰哥”走了,留下了年迈的父母,留下了未尽孝的遗憾。
“杰哥”走了,留下了崇敬的警号,留下了未完成的事业。
“杰哥”走了,留下了书本与笔记,留下了未毕业的学业。
“杰哥”走了,带着朴素的妆容,以及那一头乌黑又飘逸的长发。
“杰哥”走了,她用生命,诠释了警魂,践行了“不怕牺牲”的铮铮誓言。

记者手记
在史杰同事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位怀孕辅警头顶的空调上安装了挡风板。大家说,这是史杰自费安装的,因为担心空调直吹孕妇。然而,记者在史杰的宿舍也看到了空调,就在史杰的床头,但是,空调上却没有挡风板。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他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他的心中,有没有别人。
工作中,她以千千万万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己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六年如一日守护着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却疏忽了,自己的生命也随时都有危险。
生活里,她勤俭节约、心地善良,时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年纪不大却总在关心别人、帮助大家,却忽略了,举目无亲的戈壁滩上,自己也应被关怀。
一个90后,她所折射出的坚韧与担当,忠诚与敬业,值得被铭记。
赤胆忠心,警魂不灭。浩然正气,英灵永存。
史杰,一路走好!
- 2024-08-26甘肃省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沪举行 签约项目27个签约金额103.26亿元
- 2024-08-26【中甘特稿】通江达海 联通世界——甘肃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2024-08-26西部陆海新通道加速跑丨甘肃:巩固向西开放优势 向南拥抱大海大通道不断扩大
- 2024-08-24《我家就住黄河边》新书发布






